您的当前位置:视神经麻痹 > 神经麻痹医院 > 春节健康不放假吃喝玩乐有讲究
春节健康不放假吃喝玩乐有讲究
嗨,我是慢羊羊,羊村村长!羊年春节马上就到了,相信大伙们都期待。但是,节日过于放松,小麻烦总是难以避免,一不留神,你一样会遭遇这样的“插曲”:喝高了、吃多了、基础病复发了,好好的春节变得“杯具”了……所以吃喝玩乐的同时,别忘了与健康同行。
吃
饮食要均衡
春节美食扎堆,但很多美食热量高、脂肪高,吃多了肠胃受不了,会引起各类胃肠道疾病,如急性胃肠炎、消化道出血、胃肠道黏膜急性炎症等。那么,春节期间怎样才能当一个健康的吃货呢?
“春节饭桌上的主旋律向来是大鱼大肉,一顿还行,可连续十几顿都如此,肠胃可能就会出问题。”医院第一门诊部主任、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卢军敏表示,春节在外吃饭,主人家都喜欢点很多菜,其中肉类占了一大部分。其实在点菜时,应考虑均衡饮食,注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五大营养素的搭配,不要光点肉类,其它的如淀粉类、蔬菜类都要点,饮食要平衡。另外,还需注意的是,由于菜式太多,一些人在春节期间常只吃菜,不吃饭。如果连续几顿都这样,不仅有可能会导致胃肠道疾病,还有可能导致高血压、高血脂等问题。
卢军敏告诉记者,以往春节期间急性胃肠炎患者都会增多。这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吃了不干净的食物,如过期、变质、不熟的食物,这类患者多为细菌感染,应尽快就诊。二是吃撑了,这类患者应为肠胃减负,可先吃些白粥、蔬菜、水果等食物,等到肠胃功能调整好后,再恢复正常饮食。如症状仍较明显,则应服用相应的药物。三是吃了不适合个人肠胃的食物。比如说,有些人一吃虾蟹就过敏。如无发烧症状,停止食用该食物,慢慢恢复即可。如出现发烧等症状,则应尽快就诊。
此外,卢军敏还提醒市民,春节期间仍较冷,适宜食补,尤其是虚弱、怕冷、易疲劳、易感冒的人群,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适当多补充些营养。“白鸽的营养就很丰富,其性温,脂肪含量不高,老人和小孩都适合吃。”卢军敏说,春节适当吃些温补的食物可增强体质,等到夏天就不易上火、怕热出汗了。
慢羊羊有话说:春节饭桌上的肉很多,可作为一个素食主义者,我是不吃肉的!医生常说我这样的饮食习惯是不健康的,营养会不均衡,你们可千万别学我,但也不要在春节期间大鱼大肉,因为医生还说了,总吃肉,不吃蔬果和主食,也不健康。
喝
喝酒要量力而行
春节,各种大小聚会纷至沓来,肯定少不了喝酒助兴,但过量饮酒会伤身,所以要学会聪明地喝酒和解酒。
卢军敏表示,酒量的大小因人而异,一般情况下,男性一天内最多摄入40g酒精,而女性则为20g,饮酒量=酒精克数÷酒精密度÷酒精度。如饮用酒精度为12%、酒精密度为0.8g/cm3的干红葡萄酒,男性不宜超过ml(计算:40÷0.8÷0.12≈ml),女性不宜超过ml(计算:20÷0.8÷0.12≈ml)。过量饮酒对身体最直接的危害就是引起肠胃不适,同时,还会加剧内脏器官尤其是肝脏的负担,引发胃出血、急性酒精肝、酒精中毒等。另外,过量饮酒还会导致脑中枢神经麻痹和视神经受损,令人行为难以自控,出现视力模糊与视觉障碍。“因此,喝酒要量力而行。”卢军敏说。
饭局参加多了,喝的酒多了,不少人都学聪明了。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在喝酒前先吃点东西垫垫肚子,好像没那么容易醉。卢军敏表示,这是有道理的,酒精进入人体后,需要靠肝脏来分解。如果此时胃肠中空无食物,酒精最易被吸收,造成肌理失调、肝脏受损。喝酒前最好先吃点肉或淀粉类食物,因为这类食物比较难消化,可以减缓人体对酒精的吸收。此外,喝酒时应轻酌慢饮,不要豪爽地一饮而尽,更不要多种酒混着喝。
饮酒过量,有何解酒妙方吗?“解酒其实就是促进酒精分解代谢。”卢军敏告诉记者,饮酒过量可通过多吃蔬果、多喝水,来促进酒精分解代谢。另外,葡萄糖水的解酒效果也很不错。人们常用茶水来解酒,但茶并不能直接解酒,只是水分多,能加快酒精的代谢而已。另外,茶中含有咖啡因,喝多了反而会使某些醉酒者更兴奋、更狂躁,因此茶水并不宜用来解酒。
慢羊羊有话说:我平常可不爱喝酒,但春节一家人团聚难免会喝一点,不过我很聪明,喝酒前总会先吃点东西垫垫肚子,喝酒的时候慢慢喝,不像别人一饮而尽,也不会几种酒混在一起喝。因为我总能把握一个度字,所以我从没喝醉过!即使偶尔喝多了,我也有妙招,那就是喝点葡萄糖水,促进酒精的分解代谢,一般人我可不告诉他!你们可要学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