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视神经麻痹 > 神经麻痹饮食 > 眼科总结来一发
眼科总结来一发
眼的解剖及生理(重点且基础,好好看)
眼球(眼球壁+眼内容物)
正常成人眼球垂直径水平径前后径,刚出生时前后径为16mm(远视)
眼球壁:
外层:纤维膜(角膜+巩膜)
中层:葡萄膜/血管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
内层:视网膜
1、外层:
(1)角膜的组织学结构及生理特征
组织学结构:1.上皮细胞层:5~6层鳞状上皮细胞组成,排列整齐,易受外界损伤,但修复快,24小时即可生长,不遗留瘢痕
2.前弹力层(Bowman’smembrane):均匀无细胞成分,损伤后不能修复,遗留瘢痕
3.基质层:占角膜厚度90%,由排列规则的胶原纤维组成,损伤后由瘢痕组织代替
4.后弹力层(Descemet’smembrane):与前弹力层厚度大致相等,修复能力强
5.内皮细胞层:由一层六角形扁平细胞构成
生理特点:排列规则有序,具有透明性
富含感觉神经,感觉非常敏锐
角膜无血管,营养主要来自房水、泪膜和角膜缘血管网
参与屈光:角膜总屈光力为43D,约占眼全部屈光力的70%.
(2)巩膜:眼外肌附着处最薄(0.3mm),视神经及角巩膜缘处最厚(1.0mm)
(3)角膜缘:角巩膜移行区
意义:前房角及房水引流系统所在部位
内眼手术切口的标志部位
角膜干细胞所在部位
(4)前房角:房水排出的主要通道:Schwalbe线、小梁网、Schlemn管、巩膜突、睫状带、虹膜根部
2、中层:
睫状体脉络膜上腔:巩膜突、巩膜导水管出口、视神经3个部位与巩膜牢固附着,其余处为潜在腔隙。
(1)虹膜:
基质层:瞳孔括约肌-副交感神经-缩瞳作用
前色素上皮层:瞳孔开大肌-交感神经-散瞳作用
(2)睫状体:睫状肌(副交感神经)+睫状上皮细胞
内层无色素上皮细胞分泌房水
血-房水屏障
调节晶状体和眼内压力
(1)脉络膜:前起锯齿缘,后止于视乳头周围
三层血管+玻璃膜(Bruch膜):全身代谢产物易沉积,发生免疫反应
3、内层:视网膜——神经外胚叶发育而来
黄斑中心凹:视觉最敏锐的部位
视盘/视乳头:黄斑鼻侧3mm,视神经、视网膜中央动静脉通过,中央小凹陷区称视杯,C/D正常值0.3
十层组织学结构:
外5层由睫状后短动脉供血,内5层由视网膜中央动脉供血
RPE:
吞噬视细胞外节脱落的膜盘;
血视网膜外屏障;
暗房作用;
选择性转运营养和代谢物质;
神经上皮层:
视锥细胞感受强光和色觉
视杆细胞感受暗光和无色视觉。
三级神经元传递:视细胞——双极细胞——神经节细胞
在中心凹处呈单线连接。
眼内容物
眼的屈光介质: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是光线进入眼内到达视网膜的通路。
(1)房水循环:睫状体产生→后房→前房→前房角的小梁网→Schlemm管→集液管→房水静脉→睫状前静脉→血循环
吸收途径:
1、经小梁网途径
2、葡萄膜巩膜途径
3、虹膜隐窝吸收
(2)晶状体:直径9mm,屈光度19D,无血管神经
晶状体囊(前囊、后囊)+晶状体纤维(晶状体核、晶状体皮质)
(3)玻璃体:Cloquet管:玻璃体中部一光学密度较低的中央管,从晶状体后极至视盘前,为原始玻璃体的遗留,在胚胎期曾通过玻璃体血管。
二、视路:
视神经:眼内段、眶内段、管内段、颅内段
视交叉
视束
外侧膝状体
视放射
视皮质
三、眼眶及眼附属器
1、眼眶:额骨,蝶骨,筛骨,腭骨,泪骨,上颌骨,颧骨
2、眼睑:
皮肤层
皮下组织层
肌层眼轮匝肌(面神经)、Muller肌(交感神经)、上睑提肌(动眼神经)
睑板层:与睑缘垂直的睑板腺,分泌类脂质
睑结膜层
3、结膜:睑结膜、球结膜、穹窿结膜
睫状充血
结膜充血
血管来源
睫状前动脉
结膜后动脉,分布表浅
形态
轮廓不清,角膜缘放射状
轮廓清,网状
颜色
暗红
鲜红
移动性
推动球结膜血管不动
推动球结膜血管随之移动
肾上腺素在结膜囊试验
不消失
消失/减轻
分泌物
无
黏液性,脓性
临床意义
角膜炎,角膜溃疡,急闭青
结膜炎
4、泪器:泪腺+泪道(泪点、泪小管、泪囊、鼻泪管)
眼外肌:6条,4直加2斜
(注:眼内肌:瞳孔括约肌、瞳孔开大肌、睫状肌)
上、下、内、外直肌起自眶尖部总腱环
眼内手术施行球后麻醉阻断:睫状神经节
视功能检查
视觉心理物理学检查:视力、视野、色觉、暗适应、立体视觉、对比敏感度
视觉电生理检查:视网膜电图、视觉诱发电位、眼电图
眼睑病
一、睑腺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临床表现:1.患侧眼睑红肿,疼痛,硬结,压痛
2.同侧耳前淋巴结肿大,压痛
3.反应性球结膜水肿
4.2~3天后脓肿局限,形成黄色脓点
5.眼睑蜂窝织炎,伴发热,寒战,头痛等全身表现
治疗:1.局部热敷,促进眼睑血液循环,炎症消散
2.局部滴用抗生素眼水
3.症状重者全身应用抗生素
4.脓肿形成后切开排脓:外睑腺炎切口与睑缘平行,内睑腺炎切口与睑缘垂直
二、睑板腺囊肿的定义和临床表现。
定义:睑板腺特发性无菌性慢性肉芽肿性炎症
临床表现:1眼睑皮下肿块,无疼痛及压痛,无急性炎症征象
诊断:复发性或老年人排除睑板腺癌
三、三种睑缘炎临床特点的比较。
鳞屑性
溃疡性
眦部睑缘炎
病因
睑缘皮脂溢出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鳞屑性睑缘炎感染后转变而来
莫-阿双杆菌感染
诱因
屈光不正,视疲劳,营养不良
屈光不正,视疲劳,营养不良和不良卫生习惯
维生素B2缺乏
临床表现
睑缘充血潮红,表面有鳞屑,去除鳞屑无溃疡及脓点,睫毛易脱落,可再生
睫毛根部小脓疱,去除痂皮有溃疡,睫毛脱落不能再生,溃疡愈合后瘢痕形成,睫毛乱生
发生于外眦部,痒,异物感,外眦部睑缘和皮肤充血肿胀结膜慢性炎症
治疗
NS或硼酸水清洁
抗生素眼膏
NS或硼酸水清洁,清除毛囊内脓液,眼膏
硫酸锌眼水,口服VB2
治疗慢性结膜炎
四、单疱病毒和带状疱疹病毒性睑皮炎的临床特点比较。
单纯疱疹病毒性睑皮炎
带状疱疹病毒性睑皮炎
病因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半月神经节或三叉神经第一支
部位
上下眼睑,下睑多见
头皮,前额,上睑,不越中线
临床表现
丘疹,水疱,眼睑水肿,水疱破溃结痂,脱落不留瘢痕,可有色素沉着,可以复发
前驱症状,神经痛,肿胀,水疱,化脓,溃疡,结痂脱落,遗留瘢痕,皮肤感觉数月恢复
伴发病变
角膜,唇部,鼻前庭
角膜炎,虹膜炎
治疗
结膜囊内0.1%阿昔洛韦滴眼剂
皮损处涂3%阿昔洛韦眼膏或0.5%碘苷眼膏
疱疹破溃无感染涂3%阿昔洛韦眼膏或0.5%碘苷眼膏
继发感染加抗生素
五、睑内翻
原因:1.先天性:内眦赘皮,睑板发育不良,鼻梁欠饱满所致
2.痉挛性:常见于老年人,下睑多见.因下睑缩肌无力,眶隔和下睑皮肤松弛,失去对轮匝肌收缩的限制
3.瘢痕性:上下睑均可发生.睑结膜及睑板瘢痕性收缩,沙眼
临床表现:1.畏光,流泪,眼睑痉挛
2.睑缘向眼球方向卷曲
3.角膜上皮剥脱
4.继发感染,发展成角膜溃疡→新生血管→视力障碍
六、睑外翻
病因:1.瘢痕性:眼睑皮肤面瘢痕性收缩
2.老年性:见于下睑,烟碱皮肤,外眦韧带松弛,眼轮匝肌功能减退,因下睑重量而下坠
3.麻痹性:见于下睑,由面神经麻痹引起
临床表现:1.泪溢
2.结膜暴露在外,失去泪液的湿润,结膜干燥,肥厚,角化
3.睑裂闭合不全,角膜上皮干燥,致暴露性角膜炎或角膜溃疡
七、上睑下垂
定义:上睑的提上睑肌和Muller肌功能不全或丧失,导致上睑部分或全部下垂
病因:先天性:动眼神经核或上睑提肌发育不良
获得性:因动眼神经麻痹、上睑提肌损伤、交感神经疾病、重症肌无力及机械性开睑运动障碍
泪器病
一、流泪和泪溢的定义。
流泪(tearing):泪液分泌增多,排出系统不能将泪液排出而流出眼睑外
溢泪(epiphora):泪液分泌正常,排出受阻,泪液不能流入鼻腔而溢出眼睑之外
二、泪道阻塞或狭窄的病因和临床表现。
病因:1.眼睑及泪小点位置异常,泪小点不能接触泪湖
2.泪小点狭窄,闭塞或缺如,泪液不能进入泪道
3.泪小管至鼻泪管任何一部分阻塞或狭窄
4.鼻阻塞
临床表现:1.泪溢
2.刺激性结膜炎
3.下睑,面部湿疹性皮炎
4.下睑外翻
检查方法:染料试验泪道冲洗泪道探通术碘油造影
三、慢性泪囊炎
病因:鼻泪管狭窄或阻塞,泪液滞留于泪囊内,伴细菌感染多见肺炎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
临床表现:1.泪溢
2.结膜充血,皮肤湿疹
3.压迫泪囊区,有黏液脓性分泌物自泪小点溢出
4.冲洗泪道,冲洗液自上下泪小点返流,并有黏液脓性分泌物
5.并发细菌性角膜溃疡或化脓性眼内炎
治疗药物——缓解症状
手术——泪囊鼻腔吻合术,泪道植管术。
四、急性泪囊炎
病因:慢性泪囊炎的基础上发生,常见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溶血性链球菌
临床表现:1、充血、流泪、脓性分泌物
2、泪囊区皮肤红肿坚硬,压痛明显
3、扩展为眶蜂窝组织炎,畏寒、发热全身中毒症状
4、出现脓点炎症减轻,或形成泪囊瘘管经久不愈
结膜病
一、结膜炎的自觉症状和体征。
症状:异物感,烧灼感,痒,流泪,疼痛,畏光
体征:1.结膜充血:与睫状充血鉴别
2.分泌物增多:脓性,粘脓性,浆液性
3.球结膜水肿
4.结膜下出血:腺病毒,肠道病毒,K-W杆菌
5.乳头增生:上皮增生和多形核白细胞浸润,见于细菌、衣原体感染、春季结膜炎,过敏性结膜炎,异物反应等
6.滤泡形成:腺样组织受刺激后的淋巴增殖。见于病毒性结膜炎,衣原体性结膜炎,寄生虫性结膜炎等
7.伪膜或假膜:真膜:白喉杆菌性结膜炎
假膜:腺病毒性结膜炎、单疱病毒性结膜炎、春季结膜炎、包涵体性结膜炎
8.结膜肉芽肿:睑板腺囊肿
9.结膜瘢痕
10.结膜小泡:淋巴细胞结节,泡性结膜炎
11.假性上睑下垂:细胞浸润或瘢痕形成
12.耳前淋巴结肿大和压痛:病毒性结膜炎
三、沙眼急性期和慢性期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急性期:症状:眼红,眼痛,异物感,流泪,黏液脓性分泌物。
体征:睑结膜乳头增生,穹隆布满滤泡,偶有耳前淋巴结肿大
慢性期:症状:异物感,不适感
体征:结膜肥厚,乳头增生,滤泡形成,结膜瘢痕,角膜血管翳,角膜溃疡,角膜缘滤泡,Herbert小凹
四、沙眼的后遗症和并发症。
1.睑内翻和倒睫→角膜混浊和溃疡
2.上睑下垂
3.睑球粘连
4.角膜混浊
5.实质性角结膜干燥症
6.慢性泪囊炎
五、沙眼的诊断标准。
1.上睑结膜滤泡
2.角膜缘滤泡及后遗症(Herbert小凹)
3.典型的睑结膜瘢痕
4.角膜缘上方血管翳
六、沙眼的分期法
第二届眼科学术会议分期:1期(进行活动期):乳头,滤泡,角膜血管翳,结膜模糊不清
2期(退行期):上睑结膜自出现瘢痕至瘢痕基本形成,少许活动病变
3期(瘢痕期):上睑完全瘢痕化,无活动性病变
七、沙眼的鉴别诊断。
1.慢性滤泡性结膜炎:滤泡多见于下穹隆和下睑结膜,不融合,结膜无肥厚,不遗留瘢痕,无角膜血管翳
2.春季结膜炎:睑结膜乳头增生,上穹隆无病变,无角膜血管翳,大量嗜酸性白细胞
3.包涵体性结膜炎:滤泡以下穹隆和下睑结膜为主,无角膜血管翳,很少瘢痕形成
4.巨乳头性结膜炎:角膜接触镜配戴史
治疗:局部用药:利福平、氯霉素等眼药水、金霉素、四环素等眼膏
全身用药:重症急性期可口服螺旋霉素、磺胺类药
手术治疗:针对并发症
八、流行性角结膜炎的临床表现。
病原体:70型肠道病毒
症状:异物感,疼痛,畏光,流泪,水样分泌物
体征:眼睑水肿,睑球结膜充血,球结膜水肿
结膜大量滤泡,耳前淋巴结肿大,压痛,结膜下出血,可
有假膜或膜形成
九、春季角结膜炎
临床表现:症状:奇痒,角膜受累时出现流泪,畏光,异物感等.
体征:结膜充血,粗大的乳头呈铺路石样,反复发作,不留瘢痕
角膜缘黄褐色胶样增厚,上方角膜缘显著
弥漫性上皮性角膜炎,浅表角膜溃疡,遗留角膜瘢痕
十一、翼状胬肉的病因和临床表现。
病因:不明.与紫外线照射,气候等有关
临床表现:症状:不适,视力减退
体征:睑裂区球结膜肥厚,呈三角形向角膜侵入
角膜病
维持角膜透明的因素
角膜的透明性由角膜的“脱水状态”,基质层胶原纤维束的规则排列及角膜的无血管等特点维持。
角膜炎的原因
1、感染性:细菌、病毒、真菌、棘阿米巴
2、内源性:
3、局部蔓延
角膜云翳、班翳、白斑的定义
角膜云翳:浅层的瘢痕性混浊薄如云雾状,通过混浊部分仍能看清后面虹膜纹理者称~
角膜斑翳:混浊较厚略呈白色,但仍可透见虹膜者称~
角膜白斑:混浊很厚呈瓷白色,不能透见虹膜者称~
角膜炎常见典型的临床表现
症状:眼痛、流泪、畏光、眼睑痉挛
体征:睫状充血、角膜浸润、溃疡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表现
根据感染的不同时限和不同的部位分型:
上皮型:点状、树枝状、地图状
基质型:盘状角膜基质炎
内皮型:线状、盘状、弥漫状
混合型:合并葡萄膜炎和小梁网炎
角膜基质炎、蚕食性角膜溃疡的定义
角膜基质炎:是位于角膜基质深层的非化脓性炎症,与免疫反应有关,最常见病因→先天性梅毒
蚕蚀性角膜溃疡:是一种自发性、慢性、边缘性、进行性、疼痛性角膜溃疡,成人多见,属自身免疫性疾病
角膜老年环的定义
老年环:角膜周边基质内的类脂质沉着,宽1mm,与角膜缘之间有透明带,通常是有遗传倾向的退行性变
13级临五附三大班
北京白癜风医院白癜风医院南京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