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视神经麻痹 > 神经麻痹饮食 > 脊柱相关神经系统疾病5面神经麻痹
脊柱相关神经系统疾病5面神经麻痹
面神经是第7对脑神经,为混合神经。面神经麻痹有中枢性(面神经核上瘫)和周围性(面神经核下瘫)2种。
(一)病因病理
病因目前尚不明了。部分患者在睡觉着凉或头面部受冷风吹拂后发病。在睡眠时,由于睡姿不良(如趴睡等),或枕头高低不合适,使颈椎内外平衡失调,再加上颈肩部受寒凉刺激,部分肌肉收缩,更加重了颈椎失稳。当颈椎错位后,环椎的横突可随错位形式如侧摆、仰、俯及旋转等,产生向上、下,左、右,前、后等移动。椎体错位可引起软组织炎症、充血、水肿。由于面神经的出口茎乳突孔毗邻环椎横突。故环椎错位可导致面神经受刺激。另外,颈椎解剖位置的改变刺激或压迫颈交感神经和椎动脉,引起椎-基动脉供血不足,造成桥脑面神经核血循环障碍或交感神经的鼓室丛受刺激使迷路动脉反射性痉挛,致内耳面神经径路血循环障碍而致面神经麻痹。
与颈椎病有关的是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中枢性面神经麻痹与此无关,不属手法适应证。
(二)临床表现
多数在20~40岁发病,男性略多。通常急性起病,于数小时内达到顶峰。有的在起病前有同侧耳内、乳突区或面部的轻度疼痛。病人往往是在清晨起床洗脸漱口时发现口角歪斜、面肌麻痹。病侧面部表情肌瘫痪。前额皱纹消失,眉毛下垂,睑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面部被牵向健侧。在面部运动时,因正常侧面肌的收缩牵引,使症状更为明显。病人不能皱额,蹙眉,闭‘目,露齿,鼓气和噘嘴。闭目时,瘫痪侧眼球转向上外方,露出角膜下的白色巩膜。鼓气和吹口哨时,一侧口角漏风,进食时、食物残渣常滞留于病侧的齿颊间隙内,口水自该侧淌下。泪点随下睑而外翻,使泪液不能正常吸收而致外溢。根据面神经受损部位的不同,尚可有病侧舌前2/3味觉的减退或消失、听觉过敏或唾液分泌减少。多数病人在起病后2个月内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个别甚至迟达1年而尚可痊愈,少数患者在间隔不定时期后又发生同侧或对侧的面神经炎。
恢复不完全的病人,可出现各种后遗症。面肌挛缩时,口角反牵向患侧,鼻唇沟变深,睑裂缩小。面肌痉挛为原先瘫痪的面肌发生不自主的抽动,于情绪激动或精神紧张时更为明显。颈部可有外伤或劳损史,并有颈痛活动受限等,部分病人有颈背受凉(寒风或连续吹空调)或急慢性咽喉炎。
(三)诊断要点
1.有上颈段不适、头部旋转受限及面瘫表现。
2.第1、2颈椎横突不对称;第2颈椎棘突偏歪,压痛,肩胛内上角有摩擦音。
3.头前屈后伸及颈左右旋转受限。
4.X线检查:开口位片显示环椎位于口腔中央,环齿侧间隙及环枢关节间隙左右不对称,环枢椎外侧缘左右不对称。齿状突轴线至枢椎外侧缘之距离不相等,或与环椎的中轴线不重叠,二轴线互成夹角或分离。钩椎关节骨质增生。侧位片显示环枢前间隙之距≥3mm,环椎后弓呈仰、倾式或旋转式移位。颈椎生理曲线变直或颈椎后缘连线中断、反张,颈椎前后缘有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窄。
(四)手法复他治疗
1.先放松颈部软组织。
2.按错位类型选用:仰头摇正法、低头摇正法、低头摇正法、侧头摇正法、侧向搬按法、坐位旋转复位法、高垫胸俯卧位复位法。局部推抹睛明、鱼腰、丝竹空、瞳子至太阳穴。重按鱼腰、牵正、承浆、水沟、翳风穴。用大鱼际或掌根推擦眼轮匝肌、额肌、皱眉肌、咬肌、颊肌,直至患部发热。
(五)预防
经常进行颈肩运动锻炼,避免长时间伏案书写,防止颈部面部当风受凉,有咽喉炎者应及早治疗。
曹氏整脊正骨,
以提高国民脊柱健康为己任,一直北京中医治白癜风医院白癜风发病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