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视神经麻痹 > 神经麻痹预防 > 神奇病毒,治愈最恶性癌症真的不是梦
神奇病毒,治愈最恶性癌症真的不是梦
来源:书籍《癌症?真相:医生也在读》
年3月,从菠萝的博士母校——美国杜克大学传出了惊人消息!一批脑瘤(神经胶质瘤)晚期病人在手术、化疗、放疗都失败了以后,癌症复发,几乎被判“死刑”,最多只能活几个月。无奈之下,死马当活马医,他们加入了一种新型病毒疗法的早期临床试验。结果一鸣惊人,第一位接受这个治疗的女孩已经活了超过三年,而且体内癌细胞已经完全消失。
她,可能被治愈了!
杜克脑瘤中心主任HenryFriedman说:“毫无疑问,这是我从事脑瘤研究34年以来,看到的最有希望治愈神经胶质瘤的疗法!”
要知道,医院是世界最好脑瘤治疗中心之一,著名的前美国参议员肯尼迪得脑瘤后,医院,最后选择了来杜克进行治疗,实力可见一斑。Friedman说出这样的话,证明了这个疗法效果有多么惊人。这个病毒疗法是真正意义上的“脑洞大开”!简单来说,第一天给病人做手术,往脑瘤里插入一根空心的管子,然后第二天把特制的病毒通过管子直接慢慢滴进去。病人只需要接受一次治疗,打病毒时无需麻醉,无需化疗,也无需放疗。美国CBS电视台最近专门做了长达一个小时的纪录片讲这个故事,题目就叫做:KillingCancer(杀死癌症)。节目播出后,医院和主治医生的电话被打爆了,全美国乃至全世界的大量脑瘤病人都想加入这个临床试验。
为什么这个脑洞大开的“病毒疗法”如此令人激动?它背后究竟是什么科学原理?别着急,菠萝给你一一道来。
脑瘤药物研发之痛神经胶质瘤是最常见脑瘤,也是最恶性的肿瘤之一。已有的治疗办法,无论是手术,放疗,化疗,还是靶向药物,对这个疾病效果都非常有限,多数病人从被诊断到去世仅仅是区区的12-14个月,极少有病人能存活超过5年。抗癌药物对脑瘤普遍效果不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绝大多数药物通过不了“血脑屏障”(BloodBrainBarrier)。血脑屏障是大脑的防火墙,它的主要功能是防止血液中乱七八糟的物质进入大脑,保证大脑处在安全的微环境中。
听起来是非常高级的功能,但这个特性对开发针对大脑的药物来说简直是噩梦,因为多数药过不了血脑屏障,所以完全没用。因此,对原发性脑瘤或者脑转移的肿瘤,目前有效的药物非常少。而且,科学家对血脑屏障的了解还很少,完全无法预测哪些药能穿过,哪些药无法穿过,考虑到开发抗癌新药成本极高,药厂大多时候就直接放弃了一些药物在脑瘤中的试验。
疯狂执着的科学家对脑瘤没有好的药物咋办?只能独辟蹊径了。杜克大学医学院的神经外科系教授MatthiasGromeier决定试试溶瘤病毒。溶瘤病毒是指一大类能选择性裂解癌细胞的病毒,它一方面能直接感染并杀死癌细胞,另一方面还能激发免疫反应,吸引更多免疫细胞来继续杀死残余癌细胞。(菠萝在书中另一篇文章里介绍了其背景和机理的文章)。但Gromeier教授有点疯狂,因为他决定用的是:脊髓灰质炎病毒!这玩意儿是啥?是导致小儿麻痹症的元凶。人类从年开始就拼了命想把它从地球上消灭,现在居然有人想故意打到病人身上?(没听说过这个病?往下看!)
世界上不少人做溶瘤病毒,但绝大多数都在用比较安全,本身不致病的病毒,比如腺病毒。Gromeier决定不走寻常路,以毒攻毒,用最凶狠的病毒去攻击最恶性的肿瘤!Gromeier当然不是疯子,他选择使用脊髓灰质炎病毒攻击脑瘤,有个重要原因,那就是该病毒天生就喜欢感染中枢神经细胞。
小儿麻痹症是什么?就是脊髓灰质炎病毒侵入运动神经细胞后大量繁殖,神经被破坏后,导致人体肌肉萎缩,乃至瘫痪。脑瘤作为神经系统的癌症,正是脊髓灰质炎病毒喜欢的“小鲜肉”。
当然,脊髓灰质炎病毒是不能直接给病人用的,因为它会破坏正常神经细胞,没人愿意被治好了脑瘤,然后,瘫痪了。于是,Gromeier花了一些时间来研究如何让脊髓灰质炎病毒只感染并破坏癌细胞,而不影响正常细胞。说起来容易,这个“一些时间”是多久呢?15年!这里必须要给他手动点赞:科学家精神,耐得住寂寞,厚积而薄发!
科学上来讲,他对这个病毒主要干了两件事儿:第一步,他去掉了脊髓灰质炎病毒中最关键的控制病毒复制的基因,这样病毒就失活了,安全倒是安全,但这样的病毒也无法杀死癌细胞,咋办?第二步,他又机智地往这个安全的病毒里面转入了一个“鼻病毒”的基因元件。“鼻病毒”是造成一般感冒的最常见病毒,危险性小,它的这个元件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在癌细胞里面活性很高,正常细胞活性很低。所以引入到失活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后,就做出了一个不影响正常细胞,只喜欢在癌细胞里繁殖,并杀死肿瘤细胞的“杂交溶瘤病毒”。
没看懂?我来打个比方。从前有一只老虎(脊髓灰质炎病毒),我们想派它去鸡窝(正常细胞)里面抓搞破坏的老鼠(癌细胞)。放只野生老虎进鸡窝结果可想而知,老鼠没抓到鸡已经没了。于是第一步,我们先去掉老虎的大脑,把它搞成“无公害老虎”,它不吃鸡,但也没法抓老鼠,咋办呢?第二步,我们把猫的脑袋移植到这个“无公害老虎”身上,于是,一头长相凶猛,爪子犀利,但一心只想吃老鼠的杂交动物就出现了!来之不易的结果现在看来,制造这个“猫科杂交动物”是非常英明神武的,因为它在脑瘤里面效果惊人。
但事实上,使用脊髓灰质炎病毒这个决定让Gromeier教授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因为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个东西太危险,不靠谱。从他开始做这个病毒,到我们现在看到结果,他一共花了25年!在这些年中,他申请不到太多研究经费,发不了太惊人的文章,在杜克大学也只是带着很小的团队在很小的实验室里面默默地做。我在杜克读书的时候甚至都没听说过这个人。(当然,很快全世界都会知道他了)。
说回这个病毒疗法的故事,Gromeier教授把“杂交病毒”做好了,没想到又遭遇了更严苛的挑战。当他想把这个病毒推向临床,在病人身上测试的时候,由于这玩意儿太新颖,且深知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利害,FDA非常担心它的安全性,所以无情拒绝了他的申请。FDA站在大众健康角度,这个担心并不多余,为了说服FDA,Gromeier教授被迫做了长达7年的动物安全试验!整整7年!小鼠、大鼠、猴子……最终各种动物结果都证明这个杂交病毒是有效且安全的。年,FDA终于开了绿灯,允许这个病毒进入“最严重,其它治疗都彻底没希望”的脑瘤病人体内进行测试。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StephanieLips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哪里好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个医院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