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视神经麻痹 > 神经麻痹预防 > 手脚麻木中医辨识与治疗方法

手脚麻木中医辨识与治疗方法



白癜风复发 http://m.39.net/nk/a_4467053.html
今天我们所说的手脚麻木有什么特别之处呢?今天我们说的麻木多为身体一侧,特点为身体的一侧上肢或半身麻木,麻木症状持续数天,出现这种情况而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就会发展成为半身不遂,严重者可致瘫痪

哪些疾病会出现手脚麻木?

1

颈椎病

中老年人、长坐久站、颈部姿势异常的年轻人

手臂、手指麻木,反复发作,同时伴有颈肩部的酸痛、僵硬等不适

由于长期低头工作、长时间低头使用手机或者颈部受寒、枕头垫得过高等等,颈椎始终保持一个姿势,使颈部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导致椎间盘突出或是关节突发生增生或肥大,从而压迫邻近的颈神经根、血管。

2

腰椎疾病

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外伤史、吸烟、受寒、不良姿势等情况下容易引起腰椎疾病

上肢、腿麻木

由于腰椎病变而引起上肢麻木和腿麻木,从而导致局部神经受损,出现腰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症状。

3

动脉硬化

老年人

一侧上肢或下半身麻木的症状,持续几小时至数天

由于大脑组织特别是大脑皮层的缺血,大脑的感觉和运动中枢发生了功能性障碍,从而导致相应部位的肢体麻木。

4

腕管综合征

常见于从事拖地板、洗衣服等从事家务劳动较多的中年妇女,也常见于过分依赖鼠标的人

屈腕时麻木加重、时间越久麻木感加重

由于指腕部劳损等原因引起腕横韧带增厚,腕管内肌腱肿胀,淤血使组织变性,或腕骨退变增生使管腔内周径缩小,从而导致正中神经在腕部受到压迫。

5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患有“三高”或颈动脉硬化/斑块的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

身体一侧手脚麻木,另一侧正常,伴有语言障碍、半侧肢体活动障碍等症状

关于短暂脑缺血发作的病因和发病原理,目前还存在分歧和争论,但是高血压、高血脂、高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是比较常见的高危因素。

6

糖尿病病变

糖尿病患者

双侧对称性手指发麻

因糖尿病而引起周围神经的病变。

7

肿瘤

老年人

长期、慢性的手脚麻木

肿瘤晚期会产生相应的神经症状,如手脚麻木、无力、走路不稳等。

手脚麻木,中医上讲指的是四肢肌肤感觉减退或消失。麻者,非痛非痒,肌肉内如有虫行,按之不止,搔之愈甚;木则痛痒不知,真气不能运及,如木厚之感。疼痛与麻木不同,前者以痛为主,一般无麻木感觉,后者为肉内如虫行,甚者不知痛痒,二者迥然有别。从中医角度来讲,虽有“麻多虚痛多实”的说法,具体可分以下几个类型:风邪入络素有手足或半侧颜面麻木不仁,可突然发生口眼歪邪,语言不利,甚则流涎,或伴有恶寒发热,舌苔薄白,脉浮。治疗以解表通络为主,方以牵正散加减,药用:全蝎5克(研末冲服),僵蚕5克(研末冲服),白附子10克,羌活、防风、独活各15克,苍耳子12克,天麻5克,甘草3克。水煎服。气虚麻木手足渐至麻木,倦怠少食,少气懒言,语声低微,便溏尿清,舌质淡,脉弱。治宜补气养血,方以四君子汤加味,药用:人参5克(另炖服),炒白术15克,茯苓20克,炙甘草10克,防风、黄芪各15克,桂枝5克,桑枝5克。水煎服。血虚麻木肢体掣强麻木,伸缩不利,肩背或腰腿麻木,面部、口唇和指甲淡白,眩晕眼花,舌淡,脉细。治宜补血生精,方以四物汤为主,药用:熟地20克,白芍15克,赤芍10克,当归15克,川芎5克,独活、桑寄生各12克,牛膝10克。水煎服。气滞麻木肢体酸麻沉重,活动或按摩后则舒,或伴有胸胁满闷,善太息等气滞之症,舌苔薄白,脉弦,多见于女性病人。治宜疏肝解郁,通络养筋,方以逍遥散为主,药用:柴胡10克,白芍15克,人参5克(另炖服),当归5克,白术10克,茯苓12克,甘草3克,通草3克,桑寄生10克。水煎服。瘀血阻络麻木不仁,痛觉消失,口唇青紫,肌肤甲错,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涩。治宜活血化瘀为主,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药用:桃仁10克,红花5克(后下),当归10克,赤芍12克,川芎5克,生地15克,络石藤12克,鸡血藤20克。水煎服。湿痰阻络麻木不仁,或痛觉消失,四肢困重,首如裹,恶心呕吐,舌胖苔白腻,脉滑缓,多见于肥胖者。治宜化痰利湿,通络养血,方用导痰汤加减,药用:半夏10克,制南星10克,枳实12克,茯苓12克,陈皮5克,天麻10克,薏苡仁15克,水煎服。以上方剂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用药,中医治疗,辩证施治很重要!⊙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商务合作:胡先生

⊙投稿信箱:

.

转载请注明:http://www.pdntw.com/sjmbyf/108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