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视神经麻痹 > 神经麻痹症状 > 面神经麻痹,口服加外用就搞定
面神经麻痹,口服加外用就搞定
光明远第期
中医学一点,健康多一点
I导读:面神经麻痹,不仅仅是嘴歪眼斜,而且还会引起多脏器的并发症。更为关键的是这个病的治疗,要讲究时效性,如果延误了最佳治疗期,那治愈的机率也就会大为下降。
原标题1:面瘫方治疗面神经麻痹25例
医院韩志坚
笔者用自拟“面瘫方”治疗周围型面神经麻痹2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25例中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7~45岁者18例,46~55岁者7例;病程最短者半天,最长者10天。
治疗方法:
该方由桂枝10克,白芍10克,川芎9克,当归12克,僵蚕15克,制南星8克,全竭5克,防风9克,甘草5克等药物组成,小儿药量酌减。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煎服,6天为1疗程。随症加味:血虚加制首乌;气虚加党参、黄芪;项强疼痛加葛根、羌活;眼胀加白菊。服药期间忌食肥甘之品,避风寒。
治疗结果:
1疗程治愈3例,2疗程治愈8例,3疗程治愈6例,4疗程治愈3例,5疗程治愈3例,6疗程治愈2例。
附典型病例:
王某,男,18岁,农民。因面瘫1天于11月25日来我科就诊。自述2天前外出乘车吹风受凉,次日回家感头面部不适,其父发现口眼歪斜,遂来我院求治。诊见口眼向左侧歪斜,右眼裂扩大,同側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流涎,伴微恶寒,身热,汗出,项强且痛,苔白,脉浮缓,诊断为右侧面神经麻痹(周围型),投“面瘫方”加葛根20克、羌活8克,药服12剂痤念。
体会:
“面瘫方”中白芍、川芎、当归养血祛风;桂枝、防风解表通络祛外风;僵蚕、南星化痰驱络中之风;全竭定风止掣。全方组合有养血祛风、化痰通络之功效。实践证明,本方对风中经络之面瘫,效果良好。
原标题2:中药局部外洗治疗面神经麻痹30例
医院中医科黄光洪
近两年来我们用自拟中药外洗方治疗面神经麻痹30例,疗效满意,简介如下:
临床资料30例面神经麻痹均为门诊病人,男性12例,女性18例;5~7岁2例,14~25岁18例,30~45岁10例;病程最短2天,最长2月。
治疗方法:
药物组成:桂枝30克,防风20克,赤芍15克。用法:用上述药物煎水,趁热擦洗患部,每次洗20分钟,每日2次,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治疗结果:
30例面神经麻痹患者,治愈26例,好转3例,无效1例;治愈时间为6~15天。
附典型病例:
柏某果,男,14岁,本县二中学生。患者于12月20日晨,突感面部一侧紧迫,同时发现口角向左歪斜,且流涎不止,右眼不能闭合,右鼻唇沟消失,次日于本院医治,诊断为面神经麻痹,用桂枝30克,防风20克,赤芍15克,煎水趁热外洗,6天后症状体征消失告愈。
体会:
面神经麻痹,中医称“口眼歪斜”,属中络范畴,乃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邪入中,痹阻气血所致。外洗方取桂枝温经散寒,宣通阳气;防风祛风走表;赤芍活血通络,“血行风自灭”切中病机,故疗效满意。
57岁的王女士刚从国外旅行回来,落地杭州时已经是深夜。洗了个舒服的澡,就睡着了。
第二天醒来。刷牙照镜子时,王女士突然发现嘴巴和眼睛都歪了。
到医院检查竟然
面瘫了
你一定会说,
这怎么回国刚后一觉醒来就面瘫了
是不是因为水土不服
其实啊,是由于,王女士头发没吹干耳面部受凉,潜伏在体内的病毒容易入侵面神经,引起面神经炎症,从而出现上述症状。
寒凉袭面、病毒感染,
是导致面瘫的主要原因。
面瘫?学名为面神经炎,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不受年龄限制。患者患上面神经炎后,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往往连基本的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
这种病天气忽冷忽热时最容易患上,而且,面神经麻痹不只是老年人的专属,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是面部神经麻痹的高危人群。
不幸的患上了面神经麻痹,一定要予以重视,万不可大意。“由于面神经损伤的康复率不是百分之百,如果不及时彻底救治,可能会导致口歪眼斜、神经坏死、肌肉萎缩等后遗症。不仅对面容形象有所影响,也可能成为其他疾病的发病隐患和诱因。”
为你我受冷风吹,考验的不仅仅是爱情,还要看你的面神经是否足够强大,毕竟面瘫了,估计说好的爱情也就散了。所以面部神经麻痹的防治重点就是防止面部受风。
新品上市助你桃花朵朵开~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