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视神经麻痹 > 神经麻痹症状 > 新生儿护理如何预防宝宝先天性失明
新生儿护理如何预防宝宝先天性失明
国际盲人节(WhiteCaneSafetyDay)是一个国际性节日,源自欧洲国家的“白手杖节”,年的世界盲人联盟会成员大会确定10月15日为国际盲人节。
世界盲人组织的宗旨是:致力于盲症防治,提高盲人福利,使盲人能完全平等地参与社会活动,提供国际论坛交流盲人工作经验。
据调查,中国每年会出现新盲人大约45万人,低视力万人,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世界有盲人万到万,然而,低视力是盲人的3倍,即每分钟就会出现1个盲人,3个低视力的患者。
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到年我国视力残疾人数将为目前的4倍,即将达到余万约1.4亿人。
大约“5%”的盲目儿童是由于发生了视网膜母细胞瘤,而该瘤分为两种类型,其中40%是遗传性的,60%是非遗传性的。
每个孕妈妈及家庭都希望自己所生的孩子是正常、健康的,但有的宝宝一生下来,就看不到五彩缤纷的世界。
除了遗传因素,孕妈妈该如何预防呢?
孕妈妈方面 孕期及围产期病毒感染怀孕后,母亲感染的疾病不一定都感染给胎儿。
因为母亲与胎儿之间的胎盘好像一道城墙,使病毒难以逾越。
但是在妊娠头三个月,胎盘的屏障作用十分低下,还不能有效地保护胎儿,此时病毒就会通过胎盘感染胎儿。
一些能造成儿童致盲的常见病毒有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这些都是杀伤细胞较强的病毒,如果母亲在妊娠的头三个月内感染过这些病毒,就会将病毒传给胎儿,很有可能引起胎儿先天性白内障、小眼球、小角膜、视神经萎缩、视网膜病变、青光眼、脉络膜炎、视网膜炎等,导致新生儿先天性失明或视力低下,并随着年龄的发展而加剧。
因此,在怀孕前,要进行风疹减毒疫苗预防接种,要做病毒五项检测。
尤其在怀孕早期,一定要防止病毒感染,一旦发生感染,医院进行检查,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或中止妊娠。
吃有副作用的药物如果在怀孕期间用药,药物就可能通过胎盘或扩散,或传递到胎儿,对胎儿造成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怀孕的头三个月和最后三个月,对胎儿危害最大。
在怀孕头三个月用药不当,可能会造成胎儿畸形或流产,怀孕最后三个月则容易导致早产,还引起胎儿先天性白内障、视网膜出血、视力障碍等,导致儿童失明。
因此在怀孕期间用药,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吸烟吸烟有害健康,已经人所共知。
母亲在怀孕期间吸烟或双亲均吸烟,可对胎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除了早产、体重减轻、生长缓慢等现象外,还可能发生先天性白内障、色素膜缺损、小角膜、视网膜出血等眼部疾患。
嗜酒与吸烟同样,孕妇饮酒或双亲嗜酒,对胎儿的生长发育一样会有不良后果。
众所周知胎儿酒精中毒会造成智力障碍、低下等,还会造成胎儿视神经萎缩、视神经发育不全、视网膜血管异常、小眼球、小角膜等眼部疾病,导致新生儿先天性盲或视力低下,并最终失明。
因此在怀孕前及怀孕期间,双亲尤其是母亲,应戒烟戒酒。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有的孕妇体质较差,或在孕期过度劳累,出现高血压、浮肿、蛋白尿等症状,导致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影响胎儿的发育。
可造成围产期胎儿死亡率高、早产儿、低体重儿,也可导致新生儿视网膜出血、缺血性视乳头病变、视神经萎缩、先天性视网膜缺损、视神经发育异常等眼部疾病,这些眼部疾病可引起儿童失明。
孕妇在平时要注意自我保健,注意休息,适当活动,不要过度劳累,注意饮食结构。
宝宝方面做视网膜病变筛查
早产儿必须做视网膜病变筛查,预防眼盲。
新生儿视网膜血管化始于胚胎16周,生后1个月内仍继续发育至完全血管化。
如提前出生,因有呼吸窘迫的表现,需人工给氧治疗,正在发育的血管对高浓度氧极为敏感,氧引起不成熟的视网膜血管内皮损伤、阻塞,继而出现活动增殖,晚期并发近视、视网膜色素沉着、视网膜牵拉,视网膜格子样变性、裂孔、脱离,闭角型青光眼、弱视及斜视等。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简称ROP)依病变严重程度分为1、2、3、4、5期。
早期病变越靠后,进展的危险性越大。
3期以前的病变,治疗可中止病变的进展,使患儿的视力能正常发育。
但如果患儿的病变进展到4期,视力则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进入5期后,手术的成功率低,只能保留光感。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从3期到4期,仅仅几周的时间,病情迅猛发展。
更让大人们麻痹大意的是1期到4期,患儿的外观基本正常,不易被家长察觉,以致延误“战机”。
视力是一个人身体健康评价的重要指标,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是每一个的苛求。
新生儿自己眼睛如何不能表达,如果出现异常,父母也不宜察觉。
所以为了孩子的健康,请带您的孩子参加ROP筛查。
筛查条件
1、出生体重小于克或胎龄小于32周的所有早产儿,不管是否吸过氧。 2、出生体重在-克或胎龄在32-34周的早产儿,如吸过氧或有严重合并症者。北京严重白癜风怎么办北京治疗白癜风北京哪家医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