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视神经麻痹 > 神经麻痹症状 > 小儿吉兰巴雷综合征的诊治与医患沟通技巧
小儿吉兰巴雷综合征的诊治与医患沟通技巧
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syndrome,GBS)又称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
经根神经炎,是目前我国引起小儿急性弛缓性瘫痪的最常见原因。本病是一种急性免疫性周围神经病,感染或疫苗接种可诱发。周围神经内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以及神经纤维脱髓鞘、轴索变性。
临床上以进行性对称性弛缓性肢体瘫痪为主要特征,常伴有颅神经受累,Ⅸ、Ⅹ、Ⅻ后组颅神经麻痹时引起吞咽困难,构音障碍和咳嗽无力,易引起吸入性肺炎和窒息。严重时可出现呼吸肌麻痹。
本病感觉障碍相对较轻,以主观感觉异常和神经根痛为主。部分患儿可有一过性尿潴留,直立性低血压、窦性心动过速、出汗异常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病程自限,瘫痪进展期不超过4周,绝大多数患儿于数周或数月恢复,10%~15%患儿于起病后1年遗留不同程度的肌无力,个别患儿(1.7%~5%)急性期死于呼吸衰竭。
1、病前2~4周是否有前驱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腹泻、出疹性疾病、流感、病毒性肝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或预防接种史。
2、起病形式,瘫痪发生的时间,瘫痪的部位和发展(多从双下肢开始,上行性发展,或由双上肢开始,下行性发展),瘫痪的程度和持续进展的时间,尤其应注意是否伴有流涎、呛咳、吞咽困难、声嘶、咳嗽无力,以及呼吸困难。
3、询问有无神经根痛,有无肢体的感觉异常,如手足发麻、疼痛,手套或袜套样的感觉减退。
4、询问有无一过性尿潴留,有无多汗等。
5、既往是否有过类似的瘫痪病史。
1、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查,注意四肢肌力降低及其程度、肌张力降低、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病理征阴性、有无早期出现的肌萎缩。有无颅神经麻痹,尤其是Ⅸ、Ⅹ、Ⅻ后组颅神经。
2、一般体检中注意血压、呼吸、心率,尤其注意有无呼吸肌麻痹,有无胸式呼吸或腹式呼吸的减弱或消失,有无青紫、呼吸困难及心律紊乱。
1、脑脊液检查典型的脑脊液改变呈“蛋白-细胞分离”现象,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正常,而蛋白含量增高。“蛋白-细胞分离”于病程后1周逐渐明显,第2、3周达高峰。
2、神经传导功能检查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F波缺如或潜伏期延长;或神经传导波幅明显降低。
对于急性进行性对称性弛缓性瘫痪的患儿,应考虑GBS的诊断,结合脑脊液的“蛋白-细胞分离”现象和以脱髓鞘及(或)轴索变性为主要改变的神经传导特点,进一步确诊。
可参考年Ryan提出儿童GBS的诊断标准。
(1)GBS的临床表现:进行性、对称性肢体瘫痪
①起病1周内深部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②病程进展不超过4周
③四肢感觉障碍
(2)支持GBS诊断的实验室检查及电生理诊断标准:
起病3周内,脑脊液中蛋白含量高于0.45g/L
至少两侧肢体异常神经电生理特点支持急性炎症性多发性神经病变
①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小于年龄正常下限的80%)
②传导阻滞或暂时性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弥散
③远端潜伏期延长
④F波异常(缺失、弥散)
⑤轴索病变特点:CMAP波幅缺失;或者感觉神经的动作电位幅度小于年龄正常下限的80%。
(3)排除GBS诊断的特征:
①持续性、非对称性肢体瘫痪
②有明显的或可感知的感觉平面
③明显的膀胱括约肌功能障碍和肠道功能紊乱
④脑脊液中单核细胞数目大于50/ml
⑴急性脊髓灰质炎或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感染:脊髓灰质炎系脊髓灰质炎病毒所致脊髓前角细胞病变,以非对称性肢体弛缓性瘫痪(常为下肢单瘫)为特点,无感觉障碍,脑脊液在早期白细胞增多,运动神经传导功能见H反射异常,而无传导速度及波幅的改变。大便病毒分离可证实。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感染系由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肠道病毒感染引起,临床表现与脊髓灰质炎类似,但瘫痪程度较轻,恢复较快,预后相对较好。
⑵急性横贯性脊髓炎:脊髓休克期表现为急性弛缓性瘫痪需与GBS鉴别,但脊髓休克期后出现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同时伴有受损平面以下完全性感觉障碍及持续性括约肌功能障碍,脑脊液蛋白与白细胞均增高,而周围神经传导功能正常,脊髓MRI检查可见脊髓肿胀,而不难鉴别。
⑶低钾型周期性麻痹:是一组与钾代谢有关的少见遗传病,以发作性弛缓性瘫痪为主要表现,伴发作期血清钾变化。根据血钾变化可分为低血钾型、高血钾型及正常血钾型。
⑷重症肌无力(全身型):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表现为活动后加重的全身肌无力,可伴有眼睑下垂和眼球活动受限,或咀嚼无力、吞咽困难,休息后缓解,并具有晨轻暮重的特点,新斯的明试验阳性,有条件者可做重复电刺激试验、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检测。
1、瘫痪的进展或恢复。随访肌力和腱反射的变化。
2、一旦发生呼吸肌麻痹,应严密随访呼吸功能的变化,监测动脉血气分析。
3、注意有无后组颅神经麻痹,预防吸入性肺炎和窒息。
4、并发症:注意褥疮、肺不张和肺炎的发生。
1、急性期卧床休息,勤翻身,注意保持功能位,预防褥疮和坠积性肺炎。
2、注意营养及水、电解质平衡。吞咽困难者给予鼻饲饮食。
3、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正常通气功能,出现呼吸肌麻痹或窒息时,需要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
4、IVIG:mg/kg/d,连用5天,或总剂量2g/kg,在1~2天静脉滴注。
5、血浆置换:安全有效,但需专用设备,价格昂贵,儿科应用受限。
6、肾上腺皮质激素:无明显疗效,有可能减轻根痛。
7、康复治疗:恢复期加强肢体功能锻炼,促进瘫痪恢复,预防肌萎缩和关节挛缩。
1、吉兰-巴雷综合征是引起小儿急性弛缓性瘫痪的常见原因。急性病程中可出现进行性四肢瘫痪,可伴有吞咽困难,构音障碍和咳嗽无力,易引起吸入性肺炎和窒息。严重者可出现呼吸肌麻痹而导致呼吸衰竭时需转入ICU行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
2、本病治疗以对症及营养神经治疗为主,IVIG或血浆置换有助于病情恢复,但花费昂贵,部分有效,需签署血液制品知情同意书。
3、本病病程自限,瘫痪急性进展期不超过4周,绝大多数患儿于数周或数月恢复,10%~15%患儿于起病后1年遗留不同程度的肌无力,个别患儿(1.7%~5%)急性期死于呼吸衰竭。
点击下方链接阅读本平台其他精彩文章:
最新AHA小儿心肺复苏指南要点
最新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使用技术指南
手足口病问与答
简单四步,教你看懂动脉血气分析
小儿常用退热药物治疗专家指南(版)(最新)
史上最全!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的鉴别诊断
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CAEBV)的诊断与治疗
小儿常见脑病的诊断与临床特点(1)
小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最新诊疗常规及流程图
国家结核病规划指南——儿童结核病管理(第2版)节选
儿科心前区不同部位常见生理性杂音介绍及鉴别
指南】儿童急性扁桃体炎诊疗——临床实践指南(年制定)
图文讲解小儿纵膈占位及纵隔气肿的影像学诊断
(独家/最新)小儿过敏性紫癜饮食控制专家共识(版)
版小儿感染性腹泻病诊疗实践指南
益生菌儿科临床应用循证指南
小儿气管及支气管常见疾病的临床诊断(2)
小儿常见呼吸异常的临床分析
十六个问题让你全面看懂过敏性紫癜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图解0~7岁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
嗅神经和视神经损害的临床表现与意义
小儿临床常见危象诊治
图表精讲小儿瘫痪
小儿脑疝的定义、分类、临床表现及诊治经验
手足口病的鉴别诊断
临床近30种异常面容的表现及临床意义(收藏)
有关结核菌素试验临床应用的最新专家共识(版)
让儿科医生心痛的心源性腹痛
儿童常见慎用或禁用药物一览表
手足口病的诊治要点
住院患儿不同病原体肺炎抗微生物药物治疗指南(草案)
小儿物理降温之孰是孰非
为健康中国扬起我们的手!
最新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定义国际共识介绍
小儿热性惊厥诊疗指南
小儿急性呼吸衰竭诊治方案(版)
儿科常用抗微生物药使用剂量指南
儿童静脉使用阿奇霉素静脉指南(版初稿)
小儿常用祛痰药使用专家共识
让医患和谐的18字黄金法则
第三至六对颅神经损害的临床表现与意义
小儿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诊治方案
儿童高血压的定义、分期及常见原因
小儿危重症的临床判断与评估
小儿呼吸系统常见重点、难点知识汇总
卵圆孔未闭是不是先天性心脏病?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