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视神经麻痹 > 神经麻痹症状 > 心灵之窗,用心呵护
心灵之窗,用心呵护
预防近视
当前,近视在我国不仅越来越“大众化”,而且越来越低龄化。专家指出,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亟需得到遏制。
孩子近视后,家长往往尝试各种方式,希望帮助孩子恢复。但调查发现,由于对科学防治近视的知识不了解,很多人存在观念误区。例如通过针灸、按摩等方式可以治愈近视;近视一旦戴上眼镜就无法摘掉,而且度数会越戴越深……那么,这些观念到底对不对呢?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视光学组、教育部近视防控与诊疗工程研究中心、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温州医医院联合主办的“第五届中国青少年儿童近视防控名师讲堂”旨在攻破近视谣言,把正确、科学的近视防控知识传输给家长群体,让家长们搭建起孩子近视防控的第一道防御墙。讲堂邀请了多位视光领域权威专家,从科学角度剖析近视成因,倡导家长慎用老旧办法来应对孩子的近视问题,并用实例勘破常见的近视谣言。
家长重视、及早发现、科学干预是近视防控基础
来自山东济南的薪豫今年仅12岁,近视度数就已高达度。“薪豫5岁时,做过一次散瞳验光,那时就检查出有多度的真性近视,但是我们也没太重视,手机、平板电脑还是随她玩。”薪豫的家长告诉记者,不曾想,半年后,薪豫的近视度数就已经到了多度了。现在说起此事,薪豫爸爸还后悔不已。
“我们那个时候,小孩是‘不着家’,现在的小孩是‘不出门’;我们小时候玩的都是单双杠、沙包、乒乓球,现在小孩玩的都是手机、平板、电脑。”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视光学组副组长、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博士生导师杨智宽指出,现在小孩子的用眼行为和用眼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近视的诱因成倍增加,而很多家长还存在着不正确的老旧观念,对孩子的视力 还有些人对近视的危害认识不足。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底病学组副组长赵明威强调,高度近视可能会引发多种严重并发症,白内障、视网膜脱离、黄斑裂孔、青光眼等眼病的发病率也会急剧提升,严重者甚至会致盲且不可逆转。
目前中国近视患者人数已多达6亿,中国作为青少年近视率全球第一的国家,视觉健康形势极为严峻,如果不积极采取措施,近视问题或将影响国计民生。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温州医医院院长瞿佳表示,在开展近视防控工作的过程中,家长、学校、社会的重视极为重要,这样才能让我们尽早发现孩子近视,及早进行科学干预,避免出现更糟的情况。
从小建立屈光档案,密切监测用眼行为是近视防控关键
湖南长沙的晶晶是一名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她7月15日开始正式放暑假,但暑期学习班也是从那天开始,整整48天的暑假,真正能休息的时间不足10天。
“我们上学的时候,近视的人数都是凤毛麟角,但现在我小孩的班上,戴眼镜的孩子就一大片。”晶晶妈妈无奈地说,要是视力好和学业好不能兼得的话,那我肯定还是选学业好,毕竟视力不好可以戴眼镜,但学业不好,孩子未来可咋办!晶晶妈妈的想法,代表了很多家长的心声。难道学习和视力竟成了天敌?
“其实并非如此。”杨智宽表示,导致近视的原因非常复杂,遗传、双眼视功能异常、用眼负荷过重等因素都是造成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原因,如果能够科学防控,还是可以让孩子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据了解,同是小学四年级的小雨不仅品学兼优,视力也特别好。小雨妈妈分享说,因为自己本身就是眼科从业人员,所以对孩子的眼健康极为重视。在小雨3岁时,医院建立了屈光发育档案,然后每半年带她去做一次眼健康检查,时时 治愈近视的说法毫无科学依据,目前能做的就是科学控制
年2月,一次偶然的机会,一诺妈妈和朋友一起去给孩子做视力检查。“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一诺妈妈说,第一次做视力检查的一诺,就查出了度的真性近视。但由于存在着错误的老观念,认为近视眼镜一旦戴上就没法摘掉,而且度数会越戴越深,就没敢给孩子配眼镜。不仅如此,一诺妈妈还给孩子使用在微商处购买的、号称能“治愈”近视的按摩仪来恢复视力。可想而知,一点效果也没有。
一诺妈妈非常着急,四处打听该怎么办。后来听一个朋友介绍说角膜塑形术可以控制近视,医院给孩子配了一副。一诺妈妈告诉记者,现在戴了一年多,孩子的近视度数基本没有变化。她也了解到,近视是不可能治愈和恢复的。
事实上,很多家长对近视存在误区。由于不想让孩子早早成为“小眼镜”,总希望用各种方法治愈,所以尝试了很多方法,甚至被各种虚假广告蒙骗。
“近视是由眼轴变长导致的,而眼轴变长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所以近视一旦发生是无法治愈的。”杨智宽解释说,这就好似一个人的个子长高后,无法再变矮一样,近视的度数也不可能自然消失或降低。目前,近视只能进行控制,减缓加深速度。之前提到的角膜塑形镜,是当前能够有效控制、延缓近视发展、避免孩子发展成为病理性高度近视的安全方法之一,但需要强调的是,一定要到专业机构科学验配角膜塑形镜。
(来源:网络、微博)
长春路校区宣传办
编辑:冯丽娟
审核:孟春山
点分享点点赞点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