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视神经麻痹 > 神经麻痹治疗 > 头条抗VEGF药物治疗新生血管性年龄
头条抗VEGF药物治疗新生血管性年龄
湖南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5117687.html
澳大利亚GilliesMC等最近进行的一项观察性研究显示,玻璃体腔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治疗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可取得良好的远期转归。相关内容于年9月发表在Ophthalmology杂志上。
应用抗VEGF药物治疗新生血管性AMD,可以说是近百年内治疗黄斑变性最具突破性的一种方法。数项研究都已证实,应用该类药物可获得前所未有的治疗效果,视力水平提升1~2行,并且效果可持续2年。
虽然抗VEGF药物治疗新生血管性AMD的短期和中期效果毋庸置疑,而且在很多国家该类药物已经用于临床长达7年,但对于患者的远期转归,相关研究数据却很少。据AMD治疗方法实验研究组报告,治疗过于频繁,可诱发干性黄斑,增加新发地图样萎缩病变的风险,提示长期应用抗VEGF药物可导致萎缩变性发生风险上升。
目前临床趋于应用个体化治疗方案,例如按需给药(PRN),导致注射次数较临床研究证实有效的、药物上市时所要求的次数减少,因而,明确治疗次数减少是否会影响到远期转归至关重要。
GilliesMC等进行的该项研究共纳入年1月至年1月内首次接受治疗的例新生血管性AMD患者(只眼睛),这些患者接受抗VEGF药物治疗的时间均在5年以上,其中随访7年的患者有例。记录患者每次就诊时视力情况(采用logMAR视力表)、脉络膜新生血管膜、治疗方法或眼部不良反应等。采用局部加权回归散点平滑法(Loess)描述视力检查结果。主要转归:平均视力水平变化、玻璃体内注射次数变化,基线到开始治疗后数年内的就诊次数。
研究结果显示:
*患者首次接受治疗时平均年龄为79.1岁,平均基线视力水平为55.1个logMAR字母。
*对只眼睛的平均随访时间为53.5个月,例(45%)在60个月后仍须继续治疗。
*6个月后平均视力从可看清55.1个字母提升至61.4个字母。并且在6年内视力仍保持高于当前平均视力。
*7年后,与基线比较,继续接受随访的只眼睛的平均视力水平下降2.6个字母;40%视力较好,≥70(20/40)个字母;18%视力较差,≤35个字母(20/)。
*治疗前视力水平为20/40的患者中,40%在7年后视力开始下降。
*在亚组分析中,接受治疗超过6.5年的只眼睛中,有42只(32%)视力下降10个字母以上,表1中列出了可能造成这些患者视力下降的原因。其中地图样萎缩累及色素区是最常见的病因,约占37%。
*在第1年内,平均注射次数为6次,就诊次数为9次;第2~7年内,每年平均治疗次数为5次,就诊次数为7~9次。5年内中断治疗的有例(53%)。虽然最初治疗可使视力得到改善,但治疗中断期间,患者平均视力可下降至基线水平或更差。
*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只眼睛7年内共进行玻璃体内注射次,眼内炎(包括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的发生率为0.05%(13次),见表2。
表1.治疗时间超过6.5年的患者中视力下降10个字母的原因
表2.只眼睛7年内注射次发生的不良反应
研究结果表明,抗VEGF药物治疗新生血管性AMD的远期转归较好。研究者们依据基线视力水平,对转归进行分层,结果发现具有上限下限效应:初始视力最差的眼睛,视力不会再下降至更差,而且初始治疗时视力最好的眼睛,经治疗也不可能变得更好。另外,基线视力差的患者,初始治疗获益更大,见图。如何使初始治疗的获益保持并最大化是未来研究的方向。
图.Loess回归曲线
该项研究是目前为止最大型的新生血管性AMD患者接受抗VEGF药物治疗远期转归的研究,受试者接受了更多次的玻璃体内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与既往远期转归研究相比,该项研究所观察到的患者视力改善情况更好。
该研究的局限性(此处内容略,详见全文)
推荐阅读:GilliesMC,CampainA,BarthelmesD,etal.Long-Term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