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视神经麻痹 > 神经麻痹治疗 > 惟视诊室足月无吸氧史男婴,出现眼底异

惟视诊室足月无吸氧史男婴,出现眼底异



程序开发求职招聘QQ群 https://m.sojk.net/yinshijj/26323.html
编者按

新生儿眼底疾病的病因及表现复杂多样,并且随着患儿的成长发育,疾病的表现也可能发生变化。由于患儿无法进行表述及配合检查,其诊疗难度往往会更高。复旦大医院第十三届眼科临床病例讨论会上,上海交通大医院赵培泉教授团队分享了一例特殊的儿童视网膜病变,病例诊疗过程丝丝入扣,极具学习价值。

?

初访·血管迂曲扩张,周边部广泛无血管区

?

患儿为2月年龄男婴,医院行眼底筛查时发现双眼视网膜病变,怀疑双眼ROP。GA38w,BWg。剖腹产,无吸氧史。

眼底照相(图1)显示右眼后极部血管迂曲扩张,视网膜血管仅发育至二区,周边存在广泛的无血管区;左眼无明显的活动性病变,但周边也存在无血管区。双眼B超未见明显异常(图2)。

图1初诊眼底照相

图2初诊双眼B超

尽管患儿眼底后极部的病变与ROP的plus病变十分相似(图3),但该患儿是足月、正常体重新生儿,无吸氧史,故不作首选考虑。

图3左:ROPplus改变;右:患儿后极部眼底照相

是否患有FEVR?

FEVR患儿也可见血管异常及周边部视网膜无血管区。基于上述资料,初步怀疑患儿可能患有FEVR。

然而,患儿父母的FFA(图4)并未见FEVR的特征性表现。对患儿行FEVR相关基因检测(包括NDP、LPR5、FZD4、TSPAN12、ZNF、KIF11),也未发现与该疾病相关的基因突变。

家族史(-),基因突变(-),这种情况是否仍可诊断FEVR呢?

图4患儿父母FFA

对患儿进一步行全麻FFA(图5)检查发现:右眼后极部血管迂曲扩张,°无灌注区,鼻上、鼻下、颞下均存在视网膜异常血管网;左眼病变较右眼轻,但颞侧也存在异常血管网、周边无灌注区,晚期出现局部的荧光渗漏,有新生血管可能。

上述改变不符合典型FEVR的FFA表现(血管走行拉直、分支增多、末梢血管呈垂柳状、扇形终止,见图6),因此排除了FEVR的可能。

图5患儿初诊FFA

图6典型FEVR的FFA表现

可能的鉴别诊断?

1.色素失禁症

色素失禁症可存在周边无血管区及血管的异常改变,但常见于女性,男性患儿往往难以存活,色素失禁症患者躯干四肢有特殊的皮损表现。本例患儿为男孩,且无相应皮肤改变,故可排除。

2.Norrie病

Norrie病是一种视网膜先天发育不全疾病,表现为视网膜前纤维团块组织,可无正常视网膜结构。Norrie病由NDP基因导致,本例患儿并无NDP突变,故可排除。

3.Coat’s病

Coat’s病多见于单眼,双眼少见,典型的眼底表现为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视网膜异常血管网,同时可出现严重渗出,甚至继发网脱。本例患儿FFA可见异常血管网,虽无明显视网膜渗出,但与Coat’s病眼底表现最为接近。

按Coat’s病予以初步治疗

综合上述考虑,该患儿初步诊断为“双眼Coat’s病?”

予双眼激光治疗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射抗VEGF药物。3月后复查见激光斑反应良好,活动性病变明显消退(图7)。

图7治疗3月眼底照相

?

再访·3年后病情加重,视网膜异常血管网复发

?

由于患儿住地较远,此后未至本院定期随访,3年后因左眼斜视再次就诊。

查体:左眼角膜映光-30°,视力检查不合作,双眼前节无殊。

检查发现左眼玻血、机化、牵拉性网脱,右眼底周边可见激光斑,鼻下方见复发的视网膜异常血管网(图8)。

图8复诊双眼眼底照相、左眼B超

关键线索:全身性异常改变

追问病史得知患儿有癫痫发作史,目前情况稳定。查脑电图无明显异常,但头颅MRI见双侧侧脑室三角区、额叶皮层下白质信号异常,伴多发囊样间隙(图9)。血常规提示Hb降低(85g/L)。此外,观察发现患儿生长发育迟缓,毛发稀疏,面部花斑样色素沉着(图10)。

图9患儿头颅MRI

图10患儿外貌

修正诊断:Coat’splus

根据病例特点,查阅文献后发现本例患儿的表现符合“Coat’splus综合征”。

Coat’splus综合征于年由Tolmie首次报道,又称脑视网膜微血管病伴钙化囊肿(CRMCC)。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CTC1基因突变引起端粒功能障碍,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

脑白质病变、颅内钙化、囊肿

眼部:Coat’s样视网膜病变(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异常血管)

骨骼发育不良

造血功能差

消化道出血、门脉高压、肝功能异常

皮肤、发甲异常改变

对患儿进行更为全面的基因检测发现的确存在CTC1基因复合杂合突变(图11),进一步证实了“Coat’splus综合征”诊断。

图11患儿基因检测结果

进一步治疗

对右眼的复发视网膜异常血管网补充激光治疗,左眼行玻切+硅填。

术后3个月复查,双眼视网膜平复,病灶消退。左眼继续随访,等待取硅油。

病例经验:

1.新生儿眼底出现类ROP改变时,若合并早产史,易误诊为ROP。随着新生儿眼底筛查的普及,足月儿眼底的类ROP改变被越来越多地发现。此时,应进行仔细的鉴别诊断,有时需结合影像学检查和基因检测才能准确判断。

2.Coat’s样视网膜病变可表现为眼底新生血管及出血,见于多种儿童视网膜疾病:ROP、FEVR、RB、MGS、Schisis、OT或其他全身综合征。需明确并治疗原发病,同时对活动性异常血管辅以激光、抗VEGF等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pdntw.com/sjmbzl/126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