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视神经麻痹 > 神经麻痹治疗 > 循证医学顶级富豪能用的看病方式,我们也可

循证医学顶级富豪能用的看病方式,我们也可



白癜风食疗方法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6029471.html

世界头号对冲基金-桥水基金的创始人瑞.达利欧(RayDalio),

名号有对冲基金教父、投资界乔布斯。

像这样一个顶级富豪,如果生病了,是怎么治病的呢?

几年前,瑞达利欧发现自己的食管出了问题,于是他凭借自己的广阔人脉,找到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医学专家,他给出的结论是:只能观察,以后可能会发展成食管癌。

瑞达利欧不放心,于是又找到一个专家。这个专家给出的结论是:应该手术切除,避免以后癌变,而且手术成功率为90%。

这个时候,瑞蒙了,于是将两个专家叫到一起当面分析,结果还是各抒己见,没谈拢。

那怎么办,谁让他是瑞达利欧呢,身为顶级富豪,当然不会缺专家朋友的。

于是又找了第三个专家,这个专家建议:问题不大,没三个月复查一次就可以。

三个专家,三种建议。不在自己的能力圈之内,让谁谁都蒙。

于是第四个,第五个专家出现了。他们和第三个专家的建议基本是一致的。他们并建议做个活检先。

因为看到了一致的声音。于是瑞做了活检,结果显示,实为虚惊一场。

这个病例告诉我们,同样是有经验的医生,治疗建议也会不同,单纯听一个专家的意见不太靠谱。

那你会说了,我身为平常老百姓,认识一个专家就谢天谢帝了。去哪里找这么多专家。

当然,让我们普通人结识这么多的专家医生,确实不太现实。于是医学体系给我们把这个活给干了,他就是循证医学。

循证医学的定义是,用当前能获得的最好的研究证据,结合医生的专业技能和经验,并且考虑病人的价值和愿望,把这三者结合起来给病人制定治疗方案。

所以,循证医学就是证据+经验+患者意愿,最重要的是证据。证据为王。

但也不是抛弃医生的经验,而是像达里奥那样,综合评价所有医生的可靠经验,制定出最好的治疗决策。这套方法就是循证医学。

那这套系统是如何运作的呢?我们通过他的五级证据来一探究竟

循证医学,循证循证也就是大白话讲的找证据,一共分为五个级别。第一级别是最可信的。第五级别就是最低可信的。而无论是不是专家,单凭个人经验都属于第五级证据,,也就是最低的那种。

那第四级呢,好一点,会在治疗前后做对比。

第三级呢,更可信了,会做对照研究。而且会和安慰剂做对照。因为病人的病治好了,不一定是药的作用,手术的作用,有可能只是心理原因。

第二级呢,这个更牛了,是进行随机对照研究得到的证据。就是能够拿出二级证据的医生就非常靠谱了。甚至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进行新药审评的时候,就看随机对照试验的结果。

一级证据就是最高级别证据了。刚才提到,二级证据很牛,但是有可能受到地区、人种、卫生情况等因素的影响。比如,有可能中国人适合拔牙正畸,但是这个经验放到美国未必可行。

这就要讲到第一级证据,称为Meta分析(荟萃分析)。

也就是把全世界发表的随机对照研究都拿过来,用一套科学的方法进行客观评价,得出的结论就更可靠了。

听到这里别发蒙,确实有点太专业。

牙齿矫正

举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就拿最普通的牙齿矫正来说吧。

医院的统计,大约70%的人需要先拔牙,再矫正。决定是否需要拔牙,是依据X光片或者CT的结果,还要结合每个人的具体状况。

假设现在你的主治医生评估完你的情况,动员你拔几颗牙,再做正畸。你会怎么想?你估计会想,我是做正畸,为什么要拔牙呢?

如果医生告诉你,他的老师就是这么教的,他也这么做一辈子了,他的经验认为拔牙好。

这个时候你立刻就要想到,这只是个人经验,个人经验是第五级证据,是循证医学最不可靠的证据。

但是如果医生说,他做过几百例拔牙后再正畸的病人,治疗前和治疗后对比,所有的病人都满意。

那你要知道,这种把治疗前和治疗后作对比的研究,只是比个人经验靠谱一些,但依然是第四级证据。

因为,病人满意并不代表效果好。让病人满意的办法有很多。比如费用打折,或者医生的态度特别好。因此,难以了解治疗的真实效果。

要想知道拔牙好还是不拔牙好,作个对照就明白了。

让一组病人拔牙,一组病人不拔牙,这就是对照研究。

对照研究的可靠程度又升高了一级,这就是第三级证据。

所以,如果医生告诉你,他做了几百例拔牙后正畸,又做了几百例不拔牙正畸,观察了很多指标,能够证明这部分病人拔牙优势更明显。

比如,从侧面看更美观,还可以纠正牙齿前突畸形,也就是龅牙,而且矫正后不容易复发。

这么说,你是不是觉得踏实多了呢?这就是第三级证据,也就是对照研究得到的结果。

梳理一下,第五级证据是个人经验,最不可靠;第四级证据是治疗前后对比,相对好一些;第三级证据是对照研究,比第五级和第四级更可靠。

但是仔细一想,第三级证据还是有问题。

虽然医生用拔牙和不拔牙作了对照,但是仍然掺杂了很多因素。比如,病人的要求和医生的主观倾向,这些都会影响研究结果。

所以,第三级证据的问题,就是没有随机分配研究对象。

怎么解决呢?

如果可行的话,就把病人随机分到拔牙组或者不拔牙组,这叫做随机对照试验。

这样得出来的结果就更可靠了。

随机对照研究得到的证据就是二级证据。能够拿出二级证据的医生就非常靠谱了。甚至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进行新药审评的时候,就看随机对照试验的结果。

讲完了二级证据,一级证据就容易理解了。

刚才提到,二级证据很牛,但是有可能受到地区、人种、卫生情况等因素的影响。比如,有可能中国人适合拔牙正畸,但是这个经验放到美国未必可行。

那怎么办呢?

这就要讲到第一级证据,称为Meta分析(荟萃分析)。

也就是把全世界发表的随机对照研究都拿过来,用一套科学的方法进行客观评价,得出的结论就更可靠了。

这就是一级证据,它是级别最高的证据。

人工智能的胜利实际上是循证医学的胜利

掌握了这五种级别的证据,你肯定已经发现循证医学的优势了。

它最大的优势,就是综合评价当前能够获得的全部证据。一个治疗方法到底好不好,看看全世界的医生们怎么说,这样也就避免了医生个人经验带来的偏差。

其次,循证医学得到的结论可以标准化推广,避免了因为医生水平差异,导致的治疗水平差异。

循证医学是让病人获得最佳治疗方案的解决办法。

喜欢人工智能的朋友肯定听过人工智能阅片的的事迹。

年6月30日,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一群顶级医生和人工智能展开了一场大战。考试题目:神经影像学。

也就是让最牛的医生和电脑比赛,读脑部核磁共振或者CT片子。

首先是比速度。当然是电脑更快,而且比人快了30倍以上。

那正确率呢?

我们可能认为在看片子或者其他复杂资料的时候,医生的经验太重要了。慢没关系,一定会带来准。

但是,结果出乎意料。

这些顶级医生的准确率是66%,而人工智能的准确率达到了87%,完医院的顶级医生。

大家都说,这是人工智能战胜了医生。

其实不然,人工智能算法的基础,就是综合利用了现阶段医学能够得到的最好资料和证据。所以,它才战胜了医生的个人经验。

看似是人工智能战胜了医生,其实,人工智能的基础就是循证医学。是循证医学战胜了个人经验。

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pdntw.com/sjmbzl/11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