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视神经麻痹 > 神经麻痹医院 > 运动神经元是不治之症吗看完这篇文章你
运动神经元是不治之症吗看完这篇文章你
有很多人认为得了运动神经元很恐怖,很可怕,就是一个不治之症,所以一旦医生告诉患者得了运动神经元,患者就从此以后一蹶不振,完全是丧失了对生活工作的热情,完全自己把自己打倒了,就是自己被这个病名吓倒了,实际上这个运动神经元是可以治疗的;虽然不能治好,但可以通过治疗来控制病情发展,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运动神经元的常见临床表现如下:
由于运动神经元损害部位的不同,临床表现为肌无力、肌萎缩和锥体束征的不同组合。根据损害部位的不同,分为进行性肌萎缩、进行性延髓麻痹、原发性侧索硬化以及肌萎缩侧索硬化。
1.肌萎缩侧索硬化
肌萎缩侧索硬化为最多见的类型,发病年龄多在30~60岁,多数45岁以上发病。症状为一侧或双侧手指活动笨拙、无力,随后出现手部小肌肉萎缩,以大鱼际肌、小鱼际肌、骨间肌、蚓状肌为明显,双手可呈鹰爪形,逐渐延及前臂、上臂和肩胛带肌群。随着病程的延长,肌无力和萎缩会扩展至躯干和颈部,最后累及面肌和咽喉肌。少数病例肌萎缩和无力从下肢或躯干肌开始。受累部位常有明显肌束颤动。患者一般无客观的感觉障碍,但常有主观的感觉症状,如麻木等。若预后不良,患者多在3~5年内死于呼吸肌麻痹或肺部感染。
2.进行性肌萎缩
进行性肌萎缩发病年龄在20~50岁,多在30岁左右,男性较多。首发症状常为单手或双手小肌肉萎缩、无力,逐渐累及前臂、上臂及肩胛带肌群。少数病例肌萎缩可从下肢开始。受累肌肉萎缩明显,肌张力降低,可见肌束颤动,腱反射减弱,病理反射阴性。一般无感觉障碍和括约肌功能障碍。本型进展较慢,病程可达10年以上或更长。晚期发展至全身肌肉萎缩、无力,生活不能自理,最后常因肺部感染而死亡。
3.进行性延髓麻痹
进行性延髓麻痹发病年龄较晚,多在40~50岁以后起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发音不清、声音嘶哑、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咀嚼无力。舌肌明显萎缩,并有肌束颤动,唇肌、咽喉肌萎缩,咽反射消失。进行性延髓麻痹病情进展较快,多在1~2年内因呼吸肌麻痹或肺部感染而死亡。
4.原发性侧索硬化
原发性侧索硬化在临床上罕见。多在中年以后发病,起病隐袭。常见首发症状为双下肢对称性僵硬、乏力,行走呈剪刀步态。缓慢进展,逐渐累及双上肢。四肢肌张力呈痉挛性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一般无肌萎缩和肌束颤动,感觉无障碍,括约肌功能不受累。原发性侧索硬化进展慢,可存活较长时间。
所以一旦得了运动神经元,我们完全应该跟医生一起共同探讨,去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去抗击运动神经元,很多患者确实是很害怕运动神经元,完全是被运动神经元打倒了,所以我们一定要正确的去认识这个疾病。
那么应该如何治疗呢?
岐黄清痿汤从治疗运动神经元标本兼治,主要分为三个方向:
一、化浊,祛湿治其标。
湿浊内蕴是运动神经元病的致病因素之一,《素问生气通天论》日“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冶,指出湿热既是主要病机要素之一,亦是病理产物。临证时应祛除湿浊,痰瘀等有形病理产物的堆积以减轻三焦气机的阻滞,降低病情的顽固性,同时亦为进一步的健脾补肾提供条件。
二、补肾填精,健脾益气治其本。
肾主骨生髓,脑为髓之海,肾中精气充盛,则髓海得养,肾精亏损必脑髓空虚精气亏损无以化生气血可见肌肉萎缩、肢体软弱无力之气血不足之虚象。而脾胃居于中焦运转全身上下气机,统领阳明经脉,肾中阴阳为机体正气之本。因此平补肝肾,阴阳双补,刚柔并济则肾脏功能得以恢复,精髓化生充盛。
三、活血通络,疏肝解郁,巩固病情
运动神经元病病机复杂,病程较长,迁延难愈,“久病必虚久病必瘀冶,疾病后期湿、毒、瘀、虚互结,胶结于络脉,壅堵阻塞全身气机,而致脉络不通,从而形成毒损络脉的病理环节,最终形成络病。病情缠绵难愈,长期以来心境抑郁,且肝气郁结日久伤及肝阴,导致肝阴亏虚进而肝风内动,所以活血通络,疏肝解郁,调畅气机,怡情悦志,从而有利于疾病的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