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视神经麻痹 > 神经麻痹饮食 > 人体头部侧面穴位图解
人体头部侧面穴位图解
本文为健康知识君原创,转摘请注明 定位方法: 取此穴的时候通常让患者采用正坐或仰卧、仰靠的姿势,以便于实施者能够准确取穴和顺利的实施相应的按摩手法。太阳穴位于头部侧面,眉梢和外眼角中间向后一横指凹陷处。 主治病症: 太阳穴的主治头痛、偏头痛、眼睛疲劳、牙痛等疾病。
此穴道按摩疗法举例:穴道指压法治疗初期白内障。
补充内容:(国家针灸穴位取穴标准)
太阳穴〖标准定位〗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取穴〗正坐位或侧伏位,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解剖〗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眼轮匝肌、颞筋膜和颞肌。分布有颧神经的分支颧面神经,面神经的颞支和颧支,下颌神经的颞神经和颞浅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功用〗清肝明目,通络止痛。 〖主治疾病〗1、偏正头痛,神经血管性头痛,三叉神经痛。
目赤肿痛,视神经萎缩等〖刺灸法〗直刺或斜刺0.3~0.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
下关穴位置:颧弓下缘,下颚切迹之间的凹陷处,闭口取穴。
主治:下颚关节炎、面颊肌肤麻木、口眼歪斜、上牙痛、耳鸣耳聋等病症。
听宫穴寻找方法:
取该穴道时应让患者采用正坐或仰卧、仰靠姿势,听宫穴位于头部侧面耳屏前部,耳珠平行缺口凹陷中,耳门穴的稍下方即是。
主治病征:
听宫穴主治病征为:耳鸣、三叉神经痛、头痛、目眩头昏。本站此穴治病指压法举例:按摩疗法治疗脸部痉挛、疼痛。
补充内容:(国家针灸穴位取穴标准)
听宫穴Tīnggōng(SI19)
〖取穴方法〗位于面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
〖解剖〗有颞浅动、静脉的耳前支;布有面神经及三叉神经的第三支的耳颞神经。
〖主治疾病〗耳鸣,耳聋,聤耳,牙痛,癫狂痫。
〖人体穴位配伍〗配翳风穴、中渚治耳鸣、耳聋。
〖刺灸法〗张口,直刺1~1.5寸。
〖附注〗手、足少阳与手太阳经交会穴。
〖别名〗多所闻,多闻。
〖穴义〗小肠经气血由此回归小肠经体内经脉。
〖名解〗
(1)听宫。听,闻声也。宫,宫殿也。该穴名意指小肠经体表经脉的气血由本穴内走体内经脉。本穴物质为颧髎穴传来的冷降水湿云气,至本穴后,水湿云气化雨降地,雨降强度比颧髎穴大,如可闻声,而注入地之地部经水又如流入水液所处的地部宫殿,故名。
(2)多所闻、多闻。多,大也。所,修饰词。闻,闻声也。穴名之意指本穴气血所流入的地之地部为空洞之处,产生的回声既响又长。理同听宫名解。
(3)手足少阳手太阳之会。本穴中的气血物质既有手少阳经耳门穴地部流来的经水又有足少阳经瞳子髎穴流来的地部经水,故本穴为手足少阳手太阳之会。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
〖运行规律〗由地之天部注入地之地部。
〖功能作用〗回收地部经水导入体内。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热则泻之。
颊车穴位置:下颌角前上方约一横指处,咬牙时,咬肌隆起处。
主治:适用于下牙痛、牙关紧闭、腮腺炎、口眼歪斜等病症。
翳风穴位置:在耳后乳突前下方,平耳垂后下缘的凹陷处。
主治:常用于耳聋、耳鸣、牙痛、颞颌关节病、面神经麻痹等疾病的治疗与保健。
耳门穴位置:在耳屏上切迹前方,当下颌髁状突后缘凹陷中。
主治:耳部疾病的治疗与保健。
人迎穴
寻找方法:
取此穴道时要让患者采用正坐或仰靠的姿势,人迎穴位于颈部,前颈喉结外侧大约三厘米处。
主治症状:
人迎穴的主治症状为:指压人迎穴,有利于增进面部血液循环和使脸部皮肤紧缩的功能,可以去除双下巴。
大迎穴取穴方法:
寻找此穴道的时候通常让患者采用正坐或仰卧、仰靠的姿势,大迎穴位于头部侧面下颌骨部位,嘴唇斜下、下巴骨的凹处。
主治疾病:
大迎穴的主治疾病为:指压大迎穴,有增进脸部血液循环和使皮肤紧缩的功能,可以消除双下巴,相关细节内容见于按摩疗法栏目中的网页“指压法消除双下巴”。
客主人取穴方法:
寻找此穴道时要让患者采用正坐或仰靠的取穴姿势,位于头部侧面,在戴眼镜脸侧中央骨洼处叫客主人穴。
主治疾病:
客主人穴的主治疾病为:只要指压此处视神经,就能消除眼睛的疲劳。经常按摩此穴对于矫正青少年的假性近视效果显著。
补充内容:(国家针灸穴位取穴标准)
客主人穴kezhuren(GB3)
〖取穴方法〗位于耳前,下关直下,当颧弓的上缘凹陷处。
〖解剖〗在颞肌中;有颧眶动、静脉;布有面神经的颧眶支及三叉神经小分支。
〖主治疾病〗头痛,耳鸣,耳聋,聤耳,口眼喎斜,面痛,牙痛,惊痫,瘛疭。
〖人体穴位配伍〗配肾俞穴、翳风穴、太溪穴、听会穴治老年人肾虚耳鸣耳聋;配耳门穴、合谷穴、颊车穴治下颌关节炎、牙关紧闭。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附注〗手少阳、足阳明之会。
上关穴 手足少阳足阳明之会。
〖别名〗上关穴。
〖穴义〗胆经的清阳之气由此上行。
〖名解〗
客主人:客,宾客也。本穴为少阳胆经之穴,风气为主,肾气为客,此指穴内气血为肾水之性的寒湿水气。主人,指穴内气血。该穴名意指穴内气血为肾水之性的寒湿水气。本穴物质为听会穴传来的弱小水气,在上行至本穴的过程中,外部的寒湿水气亦汇入其中,至本穴后气血则变为肾水特性的寒湿水气,故名。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凉湿水气。
〖运行规律〗大部分凉湿水气冷降下行交于听会穴,小部分凉湿水气吸热上行。
〖功能作用〗升清降浊。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