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视神经麻痹 > 神经麻痹饮食 > 眼睛的自我保健

眼睛的自我保健



复方卡力孜然 http://baidianfeng.39.net/a_zzzl/150713/4655075.html

上回讲到传统的眼保健操,提到了天应穴,睛明穴,四白穴,太阳穴等穴位,这回我们就来讲讲与护眼相关的经络、穴位与手法。

中医学认为眼通过“经络”与内在脏腑密切相连,《素问·五脏生成篇》曰:“诸脉者皆属于目”。

十二经脉中,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手少阴心经、足厥阴肝经通过眼周;

奇经八脉中,任脉、督脉、阳维脉、阴维脉以眼为起点。

足太阳膀胱经

——睛明穴

定位:位于人体面部的内眼角稍上方的凹陷处

功效:明目、降温除浊、利窍泄热、祛风通络

主治:视物不清、近视、色盲、目眩、流泪、眼睛疲劳、眼部疾病等,还能消除黑眼圈、眼袋、提神醒脑,按揉此穴位,对于学生预防近视非常有效

定位:位于人体的眉毛内端,眉头内侧边缘的凹陷处

功效:明目、清热、利窍、祛风、通络

主治视物不清、假性近视、迎风流泪、眼睛疲劳、充血、眼睑下垂、目赤肿痛等疾病

足太阳膀胱经

——攒竹穴

手少阳三焦经

——丝竹空

定位:位于人体面部的眉梢部凹陷处

功效:清头明目、疏通经气

主治:视疲劳、视神经萎缩、眼结膜炎、目赤肿痛、角膜白斑等眼部疾病,也可治面神经麻痹、鱼尾纹、头痛眩晕等症

定位:位于人体的面部目外眦旁,眼睛外侧一厘米处

功效:明目退翳、降浊除湿、平肝熄风

主治:青少年近视眼、屈光不正、白内障、角膜炎、青光眼、视神经萎缩、怕光、迎风流泪、目赤肿痛等眼部疾病,还可治疗头痛、面神经麻痹等症,也能去除眼角皱纹

足少阳胆经

——瞳子髎

足阳明胃经

——承泣穴

定位:位于人体的面部,于瞳孔直下,在眼球与下眼眶边缘之间

功效:明目止泪、散风清热

主治:近视、远视、散光、色盲、老花眼、白内障、青光眼、角膜炎、眼睛疲劳、迎风流泪等眼部疾患

定位:位于人体的后头部,是在后发际的正中直上2.5寸,右旁开1.3寸,平枕外隆凸上缘的凹陷处

功效:升清降浊、明目、清热、通经活络

主治:视神经炎、近视眼、青光眼、目痛、目眩、头痛、鼻塞等症

足太阳膀胱经

——玉枕穴

手法介绍

推睛明穴

目内眦旁0.1寸

方法:用两手拇指端向内上同时推揉次

要领:两手拇指端分别按于眼眶内上角穴位上,作向内向上的推揉。注意指甲面不宜过度压住眼球,手法用力宜轻柔。局部有酸胀感

按揉鱼腰穴

瞳孔直上,眉毛连线的中点

方法:用两手中指罗纹面同时按揉次

要领:两手中指螺纹面分别按于穴位上同时按揉,手法用力轻柔。局部有酸胀感

按揉太阳穴

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寸凹陷处

方法:用两手食指螺纹面同时按揉次

要领:两手食指螺纹面分别按于两侧太阳穴上,作由后向前方向的按揉,手法宜轻柔,带动皮下组织按揉。精神放松,意念集中于太阳穴上。穴位位置有轻松感

按揉承泣穴

瞳孔直下,当眶下缘与眼球之间

方法:用两手食指螺纹面同时按揉次

要领:两手食指螺纹面分别按于两侧承泣穴上,沿眼下眶按揉,注意不要过重触压眼球,手法力度适中。局部有明显酸胀感

抹眉弓

眉头至眉梢连线

方法:屈两手食指,用食指中节部同时由眉头至眉梢抹动30次

要领:食指中节部紧贴眉棱骨,从眉头(内侧)沿眉弓至眉梢(外侧)作单方向抹动,手法力度适中。局部有酸胀感

熨双眼

方法:两手心相对搓热,同时熨双眼5次

要领:两手掌面相对搓热,用掌心分别熨焐两眼,熨焐时两眼闭合,意念集中在双眼。两眼有明显温热感

按揉风池穴

风府与颞骨乳突之间的凹陷处

方法:用两手拇指螺纹面同时按揉次

要领:拇指螺纹面按于风池穴并紧贴枕骨下缘,作向里向上的按揉。局部有明显酸胀感,当头颞部有放射性胀麻感时疗效更佳

擦涌泉穴

足心前1/3与后2/3交界凹陷处

方法:用手小鱼际部摩擦,左右交替,早晚各次

要领:在临睡前洗足后或早上起床前进行。用左手小鱼际肌部擦右涌泉穴,右手小鱼际肌部擦左涌泉穴。手法用力宜轻,手贴足心皮肤来回摩擦,频率宜快,摩擦的距离宜长。以足心透热为佳

手法眼部保健时,应注意力集中,穴位定位准确,手法轻柔,使局部稍有酸胀感。操作时应注意手卫生,防止眼部污染,引起炎症,得不偿失。

平时应注意用眼卫生,不宜在光线暗淡、光线直射下或仰卧位看书。不宜长时间的阅读或使用电脑,每次用眼1小时后,要注意休息10~15分钟,防止视疲劳等。

文字by王保长

审稿by柯少

指导by范教授

图片by来源网络

(视觉中国)侵删



转载请注明:http://www.pdntw.com/sjmbys/117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