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视神经麻痹 > 神经麻痹病因 > 黄斑变性误认白内障,眼底病变认知需提高
黄斑变性误认白内障,眼底病变认知需提高
69岁的杨阿姨一直患有糖尿病,但是平时身体也没有什么大碍。前几年,杨阿姨觉得自己的视力下降得厉害,视力突然降到0.25,看东西总是雾蒙蒙的模糊不清。最初杨阿姨以为自己是得了白内障,也自己没有在意。后来视力越来越模糊,去年的一天,杨阿姨就来到了省中医找到了眼科教授于文洲主任,想好好治疗一下让她困惑的眼睛。
经过于文洲主任的详细检查,发现杨阿姨患的不是白内障,而是黄斑变性眼底病变。这个眼病可能和杨阿姨的基础糖尿病不无关系。在医院里经过中西医结合的二十多天的治疗,杨阿姨就出院了。
现在的杨阿姨视力已经恢复到0.5,控制好血糖,曾经困扰她的眼底病变如今对她的生活没有任何影响了。
人老了,看东西模糊了,不少老人都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了白内障。不过,有一种比白内障更具杀伤力的严重致盲性眼病,它是引起50岁及以上人群重度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老年人第一位不可逆致盲原因--被称为“眼中之癌”的老年性黄斑变性。黄斑变性的早期症状与白内障非常类似,但部分病人的病情进展很快,且视力丧失无法逆转,近年来,老年性黄斑变性有发病率逐年增长的趋势,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老年性黄斑变性是一种随年龄增加而发病率上升、会导致患者中心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的常见眼病,发病年龄多在50岁以上。早检查、早发现和早治疗,可最大限度维持和提升老年黄斑变性患者的现有视力。因此,眼科医生建议50岁以上人群最好能每年接受1次眼底检查,尤其是有家族史、吸烟饮酒及白内障和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等高危因素的人群。
一旦出现黄斑变性征兆,如视物模糊、视物变形、影响中央出现黑影或者白影等症状,就要提高警惕,医院进行眼底血管造影、光相干断层扫描等检查,以确诊是否患有老年黄斑变性。
是否黄斑变性用门框测测便知
用手掌遮住右眼,只用左眼观看一定距离外的门框或窗框。如果垂直线和水平线清晰,则说明视力较好;如果线条发生扭曲或变形,则可能有黄斑变性。
视网膜里的黄斑主要负责“精细视觉”,可以识别颜色、读书、看电视、看远方的物体等。一旦黄斑损伤,人的视力就会严重下降,出现视物扭曲、眼前有黑影、色彩敏感度下降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此外,黄斑变性极易致盲,因此“防大于治”,建议50岁以上人群每年做一次眼底检查,尤其是患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高危人群,更应加强警惕。此外,建议大家每天定时做眼保健操;不要长时间看电视或手机。
今天《健康山东》邀请到山东省中医眼科主任于文洲做客直播间,来和我们聊一聊容易和其他眼病混淆的黄斑性眼病。
今日嘉宾
于文洲,医院眼科主任医师、教授、医学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老年性黄斑变性、视网膜色素变性、以及手术治疗白内障、青光眼、斜视、流泪症。专家门诊时间:西院:周三下午、周四上午;东院:星期一下午。
健康山东白癜风专科合肥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