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视神经麻痹 > 神经麻痹病因 > 药驾比酒驾更危险吃了这些药不能开车
药驾比酒驾更危险吃了这些药不能开车
酒后驾车的危险人尽皆知,但一些人对服药驾车的危险认识还不够。其实服用一些药物后也会出现困倦等现象,“药驾”的危险性丝毫不逊于“酒驾”。
六类药物会影响驾驶
医院药学部医生倪琼玮告诉海南日报记者,例如泰诺、扑尔敏等多数感冒药和抗过敏类药,很多人服用过后会出现昏昏沉沉、嗜睡等症状。而服药后出现反应迟钝、头晕、嗜睡等情况均属于药物的不良反应。
除了感冒药以外,很多止痛药也会影响人的神经,使人在开车时出现反应迟钝的情况。另有一些重要的酊剂药物中含有酒精,服用后会出现如同酗酒一样的情形。
此外,一部分抗肿瘤药物还会出现刺激神经中枢的现象,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导致无法正常驾驶汽车。还有一部分特殊的药物,在服用过后会让患者出现兴奋的症状,导致反应过激,开车也容易出危险。
“依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分类和药剂科专家临床经验,有6大类药物会对驾驶产生影响,它们分别是:抗抑郁药物、镇静催眠药、解热镇痛药、抗高血压药、降糖药、抗心绞痛类药。”倪琼玮介绍说,喝酒会麻痹神经,影响人的正常行为,所以国家明确规定“酒驾”行为属违法行为。但是,在服用某些药物后也会影响人的神经系统,相对“酒驾”而言,某些药物对人的影响可能更严重。
服药后如何正确驾驶
可见,“药驾”的危险并不亚于“酒驾”。因此,车主们不仅要严禁酒后驾车,同时也要杜绝药后驾车。
倪琼玮告诉海南日报记者,市民在上车前4小时尽量不要服药,或是服药后休息6小时再开车;对易产生嗜睡的药,服用最佳时间为睡前半小时,这样既减少对日常生活带来的影响,又能促进睡眠;对已知有不良反应但不得不吃的药,上车前要减半量服用,等休息时再补足全量。此外,医院开药时,要告诉医生自己需要驾车,请医生开处方时尽量避开对驾驶员产生不良反应的药品,必须驾车时一定要仔细阅读所服药品说明书,了解所含成分及注意事项,必要时可更换同类药品。
她还提醒,在持续用药停药后,为防止药物反应,也不应立即开车上路,应休息8个小时以上再驾驶。
来源:海南日报健康周刊
记者:侯赛通讯员:张文婷
值班主任:楚煜
值班总监:张毅
责任编辑:周钰
台风“红霞”增强为强热带风暴级,海南最新天气预报......
海南3市县上榜!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参评城市名单开始公示
觉得内容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