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视神经麻痹 > 神经麻痹病因 > 定期检查眼睛也可以控制糖尿病并发症
定期检查眼睛也可以控制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及痛风等全身疾病困扰着现代人,是著名的“富贵病”、“皇帝病”。目前每10个人当中就有一个人糖尿病(发病率11.7),而且呈快速上升趋势。这些全身疾病会引起血管病变,血管病变除非解剖,否则很难看见。当然,有一个地方除外,透过心灵的窗户“眼睛”,能无创看到血管病变。这给疾病诊疗带来很好途径。本文介绍糖尿病患者如果治疗不及时引起的眼部并发症,供眼视光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鉴别以及拓展知识边界。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由于胰岛素分泌或/和作用缺陷(胰岛素抵抗),导致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水电解质等代谢异常。糖尿病的诊断一般不难,空腹血糖大于或等于7.0毫摩尔/升,和/或餐后两小时血糖大于或等于11.1毫摩尔/升即可确诊。糖尿病并不可怕,如果合并并发症就比较厉害,在并发症中,有三分之一左右是跟“眼”相关的,因此了解糖尿病的眼并发症非常有必要!糖尿病眼病一般会累积四个部位:1.晶状体:a.糖尿病性白内障:糖尿病导致的血糖升高是诱因,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糖尿病性白内障发生机制尚无最后定论。但实验性糖尿病性白内障动物模型进行深入研究发现,晶状体内存在糖代谢紊乱,是白内障形成的重要生化和病理基础。b.糖尿病近视:当血糖浓度增加时,房水中的葡萄糖浓度也会增加,导致房水的屈光指数增加而引发近视,也可能与糖尿病患者服用降糖药后晶状体的渗透压发生改变有关。2.眼球运动:眼球运动神经麻痹动眼、滑车、外展神经具有支配眼球眼外肌运动的功能,称为眼球运动神经。当上述神经或神经核单独或合并受损时,可出现眼球运动不能或复视,完全损害时出现眼外肌全部瘫痪,眼球固定不动。眼外肌损伤、感染或肌病导致的眼外肌麻痹,也可出现眼球运动不能,临床统称为眼球运动障碍。3.虹膜:a.虹膜睫状体炎:虹膜睫状体的三叉神经未稍受到毒性刺激,睫状肌的收缩和肿胀组织的压迫产生的疼痛,可反射到眉弓及颊部,睫状体部有明显的压痛,夜间疼痛加剧,急性期常伴有角膜炎症反应而有羞明,流泪视力可突然下降,此因角膜内水肿,角膜后沉着物以及炎性渗出影响光线的进入,睫状体受炎症刺激发生反射痉挛而造成假性近视,晚期可合并黄斑水肿及视神经视网膜炎。b.虹膜红变:虹膜表面覆有一层纤维血管膜,伴眼压升高,可致青光眼。4.视网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最严重的眼部并发症,很多人由此失明。当然,一般发生在多年患有糖尿病且血糖控制不理想的情况下。a.毛细血管异常:视网膜毛细血管壁周细胞丧失和血管壁扩张而形成。检眼镜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能查见的最早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b.毛细血管扩张和渗漏: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改变,是可逆的微循环功能性改变,在较严重的视网膜病变,可见毛细血管明显的异常扩张,粗细不匀和迂回扭曲,称为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预示新生血管形成)。c.微血管瘤:视网膜毛细血管壁周细胞丧失和血管壁扩张而形成,检眼镜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能查见的,最早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毛细血管无灌注:是只有荧光血管造影才能发现的较严重和有重要意义的视网膜病变。e.出血:严重者影响视网膜各层,突破内界膜成为视网膜前出血,突破玻璃体膜成为玻璃体积血。f.黄斑病变:以黄斑水肿最常见。总结:糖尿病的眼部并发症确实非常可怕,但是它到来比较晚,一般多年(20年左右)患有糖尿病后,而且血糖控制不好的人群容易并发。因此,患有糖尿病,不要过分紧张,不要到处寻神医,找神药,只要按照医生嘱咐吃药、打胰岛素,控制好血糖,可以大幅降低严重并发症发生概率,甚至医生经常说一句话:“控制好血糖,不影响寿命!”但轻信不靠谱的“民间秘方”而放弃吃药打针,血糖波动,就难说了。帮忙右下角“在看”点赞支持和转发,坚持每日更新需要您的鼓励!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