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视神经麻痹 > 神经麻痹病因 > 抗VEGF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七大原则

抗VEGF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七大原则



今天很难想象,仅仅20年前,我们的眼底病医生还是“总是去安慰”的“心理医生”。对多种黄斑变性只能是表情严肃地给患者讲这个病的转归,告诉患者多久后他会失明……

15年前,抗VEGF的横空出世彻底改变了眼底病的治疗模式,很多疾病从不治之症变成了很容易治愈的小毛病,眼底病医生也从“心理医生”变成了“一针灵”的神医。

但是物极必反,目前很多眼科医生都是不管他是啥病,来一针再说。

抗VEGF对糖尿病黄斑水肿效果奇佳,一针下去水肿就消失了。更神奇的是,打针之后,出血、渗出都消失了,给医生和患者一个美丽的错觉,觉得把这个病彻底“治愈”了。有些医生甚至是让病人长久地一个月一针,这总有些矫枉过正的感觉。

对此,医院赵明威教授根据自己几十年临床经验,并结合循证医学证据,郑重提出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规范治疗策略,在英国皇家眼科学会会刊《Eye》杂志发表述评《Anti-VEGFtherapyisnotamagicbulletfordiabeticretinopathy(抗VEGF并不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神奇子弹/灵丹妙药)》,深入阐述了抗VEGF的使用原则。

原则一

什么情况选择抗VEGF治疗为主?NPDR伴影响视力的黄斑水肿

NPDR伴影响视力的黄斑水肿时,抗VEGF是一线选择。如果出现重度NPDR(眼底4个象限出血,两个象限静脉串珠样改变,或者一个象限出现微血管异常)或者PDR时,全视网膜光凝是首选,抗VEGF可作为防治重度黄斑水肿的辅助疗法。

原则二

何时开始抗VEGF治疗?视力至少下降一行!

这一原则的依据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研究视网膜协作组(Diabeticretinopathyclinicalresearchnetwork,DRCR)今年在JAMA杂志发表的一篇重要临床试验,他们发现不影响视力的糖尿病黄斑水肿不需要立即开始抗VEGF治疗,只有EDTRS视力表字母下降5个(这是老外的奇怪表达,翻译成中国话就是视力下降一行)时才需要打针。

原则三

与全视网膜光凝相比,抗VEGF并不能长久保护视野!

该原则也是来源于循证医学证据。近几年的几项研究显示,两年内抗VEGF治疗的视野显著好于全视网膜光凝相比。但JAMAOphthalmology杂志的一篇文章显示,抗VEGF治疗2-5年时,视野损失明显加速,说明抗VEGF长期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另外去年IOVS杂志发表的CLARITY研究也显示,抗VEGF并没能逆转无灌注区,说明抗VEGF只能治标,而非治本的方法。

原则四

高危PDR在全视网膜光凝前可以先抗VEGF,以避免全视网膜光凝起效慢引发的并发症

对于高危PDR(大范围视盘新生血管,或者新生血管伴玻璃体出血),情况危急。而全视网膜光凝起效慢,等待的过程中随时可能大量玻璃体出血甚至牵拉性视网膜脱离。这时可以早期使用抗VEGF抑制住新生血管,等待全视网膜光凝起效。

原则五

暂时不能全视网膜光凝时,可以临时抗VEGF

有些患者需要全视网膜光凝,但可能因屈光介质浑浊或其他原因不能立即打激光。这时可以使用抗VEGF,甚至重复几次。但全视网膜光凝后需要适时停止使用抗VEGF。

原则六

玻切手术前,可以使用抗VEGF来减少术中术后出血并使剥膜操作更容易

重度PDR玻璃体切割手术中、术后经常会有大出血,严重影响手术操作与术后恢复。这种情况下可以再术前玻璃体腔注药,防止出血。但一定要找准时机。

原则七

糖尿病新生血管青光眼治疗原则:抗VEGF+青光眼手术+PRP

赵明威教授对糖尿病新生血管青光眼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抗VEGF+青光眼手术+全视网膜光凝三位一体诊疗方案,攻克了这个难治性眼病。

总之,必须承认抗VEGF是眼科界划时代的创新,但也要认识到它并非神奇子弹,不能包治百病,一定要实事求是地在循证医学指导下合理使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pdntw.com/sjmbby/108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