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视神经麻痹 > 神经麻痹症状 > 中国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诊治
中国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诊治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也称Bell麻痹,是常见的脑神经单神经病变,为面瘫最常见的原因。临床特征为急性起病,多在3d左右达到高峰,表现为单侧周围性面瘫,无其他可识别的继发原因。该病具有自限性,但早期合理的治疗可以加快面瘫的恢复,减少并发症。
诊断1临床特点
1.任何年龄、季节均可发病。
2.急性起病,病情多在3d左右达到高峰。
3.临床主要表现为单侧周围性面瘫,如受累侧闭目、皱眉、鼓腮、示齿和闭唇无力,以及口角向对侧歪斜;可伴有同侧耳后疼痛或乳突压痛。根据面神经受累部位的不同,可伴有同侧舌前2/3味觉消失、听觉过敏、泪液和唾液分泌障碍。个别患者可出现口唇和颊部的不适感。当出现瞬目减少、迟缓、闭目不拢时,可继发同侧角膜或结膜损伤。
诊断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时需要注意:
(1)该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病史和体格检查。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仔细的体格检查是排除其他继发原因的主要方法。
(2)检查时应要特别注意确认临床症状出现的急缓。
(3)注意寻找是否存在神经系统其他部位病变表现。
(4)注意询问既往史,如糖尿病、卒中、外伤、结缔组织病、面部或颅底肿瘤以及有无特殊感染病史或接触史。
额纹
鉴别中枢性和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简单测试是要求患者皱起额纹。如果额纹皱起为中枢性病变;如果只有一侧额纹皱起则为周围性。下图显示了中枢性和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差别。
影像学检查
一般情况下,影像学检查是没有必要的。但磁共振成像(MRI)可用于排除单侧面神经麻痹的继发原因。
典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MRI可显示面神经强化。下图中MRI显示右侧内听道远端的面神经强化(箭头)。
下图中的MRI揭示了单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另一个继发性原因,可见右腮腺肿瘤侵袭周围的右侧面神经(箭头)。
下图中MRI显示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软脑膜播散(箭头)。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可引起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但不太可能是孤立病灶,最有可能累及多个和双侧颅神经。
缺血性脑卒中是中枢性面神经麻痹最常见的原因。下图中CT扫描显示右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导致左侧面神经麻痹及同侧(即左侧)轻偏瘫。
下图中CT显示左侧大脑半球缺血性卒中(颈动脉供血区)。患者可见同侧(即右侧)中枢性面神经麻痹和偏瘫。
下图中MRI的DWI显示急性左侧脑桥梗死(箭头)。脑桥病变(如卒中)会引起交叉综合征(Millard-Gubler综合征),即病变同侧(即左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和对侧(即右侧)偏瘫。
因此,虽然可能会发生单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但不会是一个孤立的发现,几乎肯定会影响其他颅神经(如CNVI),并伴随长束征(如交叉性瘫痪)。
神经电图/肌电图
面神经的神经电图(ENoG)或肌电图(EMG)对于诊断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通常是不必要检查。对于严重瘫痪的患者,EMG检查有助于评估神经损伤的程度,预测预后。在发病的前10天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降低90%(相比于健侧)提示不能完全恢复以及可能需手术干预。
EMG检查应至少在发病1周(2周内)后,以避免假阴性结果。
下图中的肌电图显示一例脑干术后左侧面神经麻痹的儿童患者。患者左额肌随意运动完全丧失(L),右侧(R)正常。
腰椎穿刺
一般情况下,典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无腰椎穿刺指征。但是如果怀疑继发性病因(如吉兰-巴雷综合征、莱姆病、结节病、HIV感染)则可能需要该检查。
2诊断标准
1.急性起病,通常3d左右达到高峰。
2.单侧周围性面瘫,伴或不伴耳后疼痛、舌前味觉减退、听觉过敏、泪液或唾液分泌异常。
3.排除继发原因。
3鉴别诊断
在所有面神经麻痹的患者中,70%左右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30%左右为其他病因所致,如吉兰-巴雷综合征、多发性硬化、结节病、Mobius综合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等。
对于急性起病的单侧周围性面瘫,在进行鉴别诊断时,主要通过病史和体格检查,寻找有无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不典型的特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不典型表现包括:双侧周围性面瘫;既往有周围性面瘫史,再次发生同侧面瘫;只有面神经部分分支支配的肌肉无力;伴有其他脑神经的受累或其他神经系统体征。
治疗1药物治疗
1.糖皮质激素:对于所有无禁忌证的16岁以上患者,急性期尽早口服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可以促进神经损伤的尽快恢复,改善预后。通常选择泼尼松或泼尼松龙口服,30~60mg/d,连用5d,之后于5d内逐步减量至停用。发病3d后使用糖皮质激素口服是否能够获益尚不明确。儿童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恢复通常较好,使用糖皮质激素是否能够获益尚不明确;对于面肌瘫痪严重者,可以根据情况选择。
2.抗病毒治疗:对于急性期的患者,可以根据情况尽早联合使用抗病毒药物和糖皮质激素,可能会有获益,特别是对于面肌无力严重或完全瘫痪者;但不建议单用抗病毒药物治疗。抗病毒药物可以选择阿昔洛韦或伐西洛韦,如阿昔洛韦口服每次0.2~0.4g,每日3~5次,或伐昔洛韦口服每次0.5~1.0g,每日2~3次;疗程7~10d。
3.神经营养剂:临床上通常给予B族维生素,如甲钴胺和维生素B1等。
2眼部保护
当患者存在眼睑闭合不全时,应重视对患者眼部的保护。由于眼睑闭合不拢、瞬目无力或动作缓慢,导致异物容易进入眼部,泪液分泌减少,使得角膜损伤或感染的风险增加,必要时应请眼科协助处理。建议根据情况选择滴眼液或膏剂防止眼部干燥,合理使用眼罩保护,特别是在睡眠中眼睑闭合不拢时尤为重要。
3外科手术减压
关于外科手术行面神经减压的效果,目前研究尚无充分的证据支持有效,并且手术减压有引起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手术减压的时机、适应证、风险和获益仍不明确。
手术减压包括以下方式:
?选择性切除
?选择性切断术
?神经-神经移植
?区域性自由组织转移
手术减压并发症包括:第VII颅神经损伤、抽搐发作、单侧听力丧失和脑脊液漏。
下图总结了面神经重建的多种可能性:
4神经康复治疗
可以尽早开展面部肌肉康复治疗。
5其他
在国内临床上,经常采用针灸和理疗等方法来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但是不同的专家对针灸和理疗的疗效和时机尚持不同意见,还需要设计更加严格的大样本临床试验进行证实。
预后
大多数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预后良好。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后2~4周开始恢复,3~4个月后完全恢复。在面肌完全麻痹的患者,即使未接受任何治疗,仍有70%在发病6个月后也可以完全恢复。部分患者可遗留面肌无力、面肌联带运动、面肌痉挛或鳄鱼泪现象。
白癜风医院杭州哪家好白癜风好治疗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