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视神经麻痹 > 神经麻痹症状 > 化工安全考试题第15期
化工安全考试题第15期
1、甲醇中毒的机理和症状是什么?甲醇中毒的急救与治疗的要点有哪些?
答:甲醇在常温时为无色透明液体,稍具酒精的芳香。甲醇为神经性毒物,可经过呼吸道、肠胃和皮肤吸收,具有明显的麻醉作用。人误饮5-10ml即可导致严重中毒,10ml以上即有眼睛失明,的危险,30ml以上能使人致死。空气中允许浓度为0.05mg/l。
中毒机理:甲醇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具有明显的麻醉作用,对视神经和视网膜具有特殊的选择作用。因眼房水和玻璃体内含水量达99%以上,故中毒后房水中的甲醇含量很高。由于醇脱氢酶的作用,使甲醇在视网膜处转化为甲醛,能抑制视网膜的氧化磷酸化过程,使膜内不能合成三磷酸腺苷,导致细胞发生退行性变,最后视神经萎缩,严重者可失明。在中毒过程中出现酸中毒现象,是由于甲醇在体内抑制某些氧化酶系统,抑制糖的需氧分解,机体代谢受到障碍,使乳酸和其他有机酸积聚所致;甲醇在体内的氧化物如甲酸的积累,也是引起酸中毒的另一原因。此外,甲醇蒸气对呼吸道和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中毒症状:
急性中毒:⑴轻度:神经衰弱症状如头晕头痛、乏力、失眠、步态蹒跚、酒醉感、恶心、耳鸣、视力模糊。⑵重度:除轻度中毒症状明显加剧外,有视力迅速减退,并有复视、眼球疼痛、畏光、瞳孔扩大或缩小,严重者剧烈头痛、眩晕、抽搐和痉挛,甚至呼吸衰竭、昏迷。
慢性中毒:表现为神经衰弱及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如头昏、头痛、乏力、健忘、易兴奋、多汗、恶心、呕吐、耳鸣、震颤、多发性神经炎。此外,可有眼肌麻痹和眼睑下垂、视野缩小、视神经萎缩。也可有粘膜的刺激症及皮炎等。
急救与治疗:⑴急性中毒将患者迅速移离现场,脱去污染衣服。⑵眼睛受污染,须立即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⑶根据二氧化碳结合力,用碳酸氢钠或乳酸钠纠正酸中毒,并纠正电介质紊乱。⑷中毒性精神病患者,应注射B族维生素或镇静剂。⑸中毒严重者有条件可用腹膜透析或人工肾透析,以加速甲醇排。⑹治疗时应补充体液,促使血液循环,并加速甲醇排泄。⑺中药治疗视力减退有效。可用淡竹叶、银花、连翘、密蒙花、谷精草、液明砂、草决明、菊花、胆草、生地、元参、淮山药、青箱子、泽泻、木通等中药治疗。
2、二甲醚中毒的机理和症状是什么?二甲醚中毒的急救与治疗的要点有哪些?
答:二甲醚常温下为无色气体,有略似氯仿的嗅味,比空气重。在空气中允许浓度为0.05mg/l。
中毒机理:二甲醚为弱麻醉剂,对呼吸道有轻微的刺激作用,长期接触使皮肤发红、水肿、生疱;血液中嗜伊红白血球增多。
中毒症状:浓度为7.5%(V)时,吸入12分钟后仅自感不适.浓度到8.2%(V)时,21分钟后共济失调,视觉障碍,30分钟后轻度麻醉,血液流向头部。浓度为14%(V)时,经23分钟引起运动共济失调及麻醉,经26分钟失去知觉。
预防与急救:在二甲醚气体浓度较高的场合工作,需防止有明火与静电产生,工作者必须戴隔离式防毒面具。发现中毒时,应立即将中毒者脱离现场,到空气新鲜的地方。
3、甲醛中毒的机理和症状是什么?甲醛中毒的急救与治疗的要点有哪些?
答:甲醛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嗅味的气体,比空气略重。空气中允许浓度为5mg/l。
中毒机理:甲醛属原生质毒物,对皮肤、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接触到甲醛液体时,可引起眼睛烧伤、皮肤过敏反应。甲醛在体内分解,进一步氧化为甲酸,故对机体有甲醇性质的麻醉作用,并可致酸中毒。
中毒症状:
急性中毒:眼部烧灼刺痛、流泪、视物模糊、羞明、咽痛、胸闷、咳嗽、呼吸急促等眼和呼吸道刺激症状。此外有头痛、头晕、乏力、恐惧感、多汗、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发热、步态蹒跚等表现。
慢性中毒:长期接触低浓度甲醛可出现头痛、乏力、感觉障碍、排汗不规则、体温改变、心率快、失眠、食欲不振等症状,也可引起哮喘。
长期接触甲醛液体,使皮肤干燥、开裂、手掌角化过度,并可引起皮炎、甲沟炎和指甲软化等。
4、氨的性质是什么?氨中毒的防止和急救的要点有哪些?
答:氨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有毒气体。它的熔点-77.7℃,沸点-33.5℃,相对密度(水=1)0.82(-79℃),相对密度(空气=1)0.6,饱和蒸气压.62kPa(4.7℃),临界温度.5℃,临界压力11.4MPa,本品爆炸下限:15.7%,爆炸上限:27.4%,引燃温度:℃,最大爆炸压力:0.58Mpa。本品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本品易溶于水、乙醇、乙醚。当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带过滤式防毒面具,空气中氨含量≥2%时,必须使用自给式呼吸器,操作时应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工作服,必要时戴防护手套。当皮肤接触应迅速脱去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或用3%硼酸冲洗;若有灼伤,应尽快就医治疗;眼接触应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立即就医。吸入本品后应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及时就医。
5、怎样正确使用长管式防毒面具?它适用于什么场合?
答:长管式防毒面具适用于缺氧、有毒气体成份不明或浓度较高的环境,特别适用于进入密闭设备、贮罐、管道内部从事检修作业时佩戴。
使用注意事项:⑴使用前检查面罩呼气阀、吸气阀是否灵活好用,并进行气密性试验;⑵自吸式长管不得长于10米,长管内无异物堵塞;⑶使用长管防毒面具,应设专人监护;⑷长管应保持平直,不得被缠结、挤压、折扁践踏、猛拉,使其处于畅通状态;⑸导气管的进气端,必须放置在远离有毒场所的上风侧,以保证使用时吸入新鲜空气;
⑹使用过程中如感到不适,应立即离开有毒区,严禁在有毒区取下面罩。
6、怎样正确使用过滤式防毒面具?它适用于什么场合?
答:过滤式防毒面具的使用条件是:空气中氧气体积浓度大于18%,环境温度为-30-45℃,使用大型罐时毒气浓度低于2%(氨小于3%),中型罐时毒气浓度低于1%(氨小于2%)。
使用注意事项:⑴选用防毒面具前,必须确认作业场所的毒气性质,选用相应标号的防毒药剂;务必要在滤毒罐限定的范围和有效防护时间内使用;⑵当毒气浓度大于规定的使用范围及空气中氧含量低于18%、有毒气体含量大于规定值时严禁使用;⑶使用中严禁随便拧开滤毒罐盒盖和避免滤毒罐剧烈振动,以免引起药剂松散;⑷严禁用于未卜先知进入塔罐、地沟、暗井及密闭设备管道等作业场所
7、怎样正确使用氧气呼吸器?它适用于什么场合?
答:氧气呼吸器适用于缺氧、毒物成分不明或浓度过高的场所以及抢救事故时使用。
使用注意事项:⑴使用前检查面罩是否损坏、漏气、老化、视镜是否完整干净,皮带和内部的主要部件是否完好,选用合适型号的面罩;⑵检查联络哨子是否好用,并确定联络信号;⑶打开氧气阀门,检查压力是否在10兆帕以上,检查呼气阀、吸气阀、自动排气阀是否灵敏好用,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⑷使用前,应将悬挂皮带挂在右肩上,再用紧身皮带把呼吸器固定在左腰际;⑸戴面具应做到一开(打开氧气阀),二看(查看确认压力在10兆帕以上),三排(用排气阀排出气囊内残余气体),四戴(确认无问题后方可戴面具);⑹佩戴好呼吸器面罩,要做几次缓慢深呼吸,确认自动补给充氧、供氧无问题后,方可进入毒区;⑺当感到供气不足、呼吸困难应立即退出毒区,严禁在有毒场所内脱下面罩;⑻戴氧气呼吸器工作必须两人一组,彼此以信号互相联系,当压力下降到3兆帕以下,应立即退出毒区。⑼在易燃易爆场所严禁使用。
8、心脏复苏术有哪两种方式?
答:心脏复苏术有心前区叩击术和胸外心脏挤压术两种方式。心前区叩击术是当发现心脏停止跳动后,立即用拳头叩击心前区,可连续叩击3-5次,然后观察心脏是否起搏。胸外心脏挤压术是通过按压胸骨下端而间接地压迫心脏,使血流建立有效的循环。
9、人工呼吸的作用原理是什么?
答:人工呼吸的作用原理是:在人为外力作用下,使内脏横隔膜上升而压缩肺部扩张,空气被吸入。人工呼吸一般不用于氮的氧化物、酸雾、氯气、氨气中毒及一切能引起肺水肿的中毒。
10、常用的人工呼吸法有哪几种?各适用于什么状况?
答:常用的人工呼吸法有四种:⑴仰卧式人工呼吸法——用于窒息性患者;⑵俯卧压背式人工呼吸——主要用于水淹之患者;⑶牵臂人工呼吸法——用于触电患者,当患者有肋骨、上肢骨折时禁用;⑷嘴对嘴或嘴对鼻式人工呼吸法——适用于四肢及肋骨骨折的患者。
11、本公司所使用的灭火器有哪几类?各自的使用范围是什么?
答:⑴泡沫灭火器——适用于木材、棉花、纸张、油类着火,不适用于电气,忌水的化学品(钾、钠、电石等)、带压气体着火;⑵二氧化碳灭火器——适用于扑救可燃气体、电气、珍贵文件、仪表及忌水物质等的着火,不适用于碱金属着火(钾、钠、镁、铝粉及铅锰合金);⑶干粉来火器——适用于扑灭油类、电气设备和遇水燃烧的物质;⑷灭火器——适用于油类、电气、化学物质、精密仪器、贵重档案等着火。
北京中医治疗白癜风北京哪家医院看白癜风病好